書香聊天室 2013/12/02

寰宇學子 七大洲五大洋@淡江

專題召集人:夏天然

採訪:吳雪儀、鄭文媛、郭宇璇、黃怡玲

隨著全球化的演進,交通傳媒科技的發展,國家與國家、地區與地區的關係愈益密不可分。在這大趨勢下,本校一直走在時代前端,不斷拓寬國際化視野。今年本校境外新生有448位,境外生總數為1,500位,他們的加入豐富了本校多元的文化交流,增進校園的自由文化氛圍。

這些背著行李遠道而來的學子們看到了什麽,感受到了什麽,為什麽而流淚,為什麽而欣喜。這些,都是大家不熟知的。本刊採訪10位境外同學,分別是日本籍的日文三土方瑪德佧、荷蘭籍的法文二魏德漢、美國籍的英文碩二丘瑪拉,還有來自東加勒比海小安地列斯群島的聖文森及格瑞那丁的資通四禮奎西、來自南美薩爾瓦多的法文三高貝亞、來自非洲布吉納法索的國企三陶瑞珊、來自馬來西亞的財金四房義強與大傳二何和威、來自澳門的管科三王炎麒,以及來自中國大陸的大傳三羅靚,談談境外生的所見所聞。

˙我們為何來到淡江

不遠萬里路而來淡水念書的學子們,每個人的背後都有獨特的文化背景,而這個背後的故事是境外學生最常被臺灣學生所好奇的。而這一切似乎是命運……

境外生分為僑生、陸生(含學位生及交換生)和外籍生(含學位生及交換生)。

土方瑪德佧聽從媽媽的建議來臺灣念書,由於媽媽是臺灣人,她想驗證媽媽口中的臺灣印象。而原本就想到亞洲國家的魏德漢,參加了「亞洲國家學習聖經」的計畫來到臺灣,為更融入臺灣,他開始學中文。禮奎西則原以為臺灣人是穿著旗袍或原住民服飾,他因有獎學金,加上想認識新文化、新語言而來到本校。

丘瑪拉一邊笑著說:「我是伍佰的fan」,一邊拉起褲腿給記者看小腿上「伍佰」的刺青。第一次來臺灣後,丘瑪拉竟有了永久居住在臺灣的想法,為了實現夢想,她努力學習中文,申請進入中文系,現在是英文碩二生。陶瑞珊來臺的初衷是想學中文,「語言是重要的文化。」而要學好語言,最好的方式是把自己丟到那個環境裡,她抱持著對中華文化的高度熱情,隻身來到離家鄉12,886公里的臺灣,原只會單句的她,現在說著一口流利的中文。

房義強所讀的中學有海外留學機制,這是讓他來到臺灣的契機。而喜歡臺灣文化的何和威對臺灣電影和音樂如數家珍,最喜歡的導演有楊德昌和蔡明亮。讀大學前從未離開北京的羅靚,因為想換個環境學習,加上對臺灣的文創及媒體有興趣,而父親的支持更是催化劑。

˙我們看到的臺灣社會

一百個人的眼中就有一百個臺灣,境外學生眼中的臺灣,是個交通發達、美食遍布、繁榮而自由的社會。

剛剛來到臺灣時,土方瑪德佧就發現交通好方便,到任何地方都快速便利,這是讓她感覺最棒之處。最讓高貝亞感到訝異的是「蹲式馬桶」!在她的家鄉都是坐式馬桶,因此第一次看到蹲式馬桶時,傻眼的她立刻打電話詢問朋友:這是什麼東西,該如何使用。但相較於家鄉的治安,臺灣讓高貝亞安心許多,在家鄉,媽媽不會讓她晚上出門。

王炎麒來臺後,發現臺灣是個言論自由的國家,大家都可以提出自己的意見,校風也很自由,讓人感到輕鬆自在。比較困擾王炎麒的是澳門行車方向和臺灣相反,又不清楚這裡交通規則,幸好朋友常會提醒他。丘瑪拉以前對臺灣唯一的印象只有Made in Taiwan的產品,其餘一無所悉,現在則被臺灣的人情和美景深深吸引。

陶瑞珊認為,臺灣最吸引人的是原住民文化的熱情奔放及對大自然的崇敬,「不同的文化,有不一樣的語言及生活方式,這是文化迷人的地方。」何和威第一年在師大林口校區僑先部念書,次年暑假他留在臺北信義區的餐廳打工,夜晚看到繁華的街道,覺得好漂亮。房義強最不習慣的是飲食方面,少了很多辛香料,所以現在他常常自己下廚。

羅靚對臺灣的第一印象就是「文創業」很強!由於父親經常來臺,回北京時曾帶回南投信義鄉著名的名產「梅子夢工廠」,她對產品別具匠心的包裝深感興趣及佩服,覺得經過精心包裝後就提升了產品整體的價值。羅靚覺得臺灣新聞播報的內容大同小異,雖然她覺得比大陸媒體自由許多,但播報角度若更廣,應能更與世界接軌。她對臺灣「電視購物台」主持人極具戲劇張力的表達方式,感到有趣。羅靚也非常喜歡臺灣的食物,但對天氣還不習慣。怕冷的她打趣說,大家都以為北京人不怕冷,其實現在北京都有暖氣,但臺灣沒有啊!

˙臺灣的學習方式和家鄉不同

東方的教育模式和西方迥然不同,東方的學生幾乎都能適應臺灣的學習。然而西半球的境外生們,能否適應東方的教育模式呢?

魏德漢表示,在荷蘭,老師和學生是平等的,老師和學生會彼此互相學習。而在臺灣的課堂上,學生似乎較缺少發表自己的看法,他覺得這是文化背景的差異,導致不同的學習態度,但他強調這沒有優劣之分。

丘瑪拉表示,在美國,很多學生一週修6到9個學分,但臺灣大學生通常至少修15個學分,她覺得這樣很難在短時間消化知識,學習過程容易演變成「記憶→應付考試→忘記」的循環。在英文學習上,她覺得臺灣學生需要加強聽力和口說的學習。

禮奎西很佩服臺灣學生會記下課堂上老師所說的每一句話,覺得他們的記憶力很強!但似乎僅只是記下來,他請教同學問題時,同學回答他,「為何要知道『為什麼』?」但在他的國家「了解」比記憶更重要,會試著了解每一道題目,而不只是知道答案。因是全英語授課,所以禮奎西沒有聽不懂或是不習慣的地方。高貝亞表示,臺灣老師比國外老師更具包容力,但國外的老師不太點名,臺灣雖學風自由,但老師卻非常重視學生的出席率。

˙我們身邊的臺灣人

在舉目無親的臺灣,難免感到寂寞,師生和臺灣朋友成為境外學生的重要支柱。

土方瑪德佧說,臺灣人很熱情,剛來到臺灣時,她遇到許多狀況,很感謝大家為她解答。而開始上法文翻譯的魏德漢,十分苦惱看不懂中文,除自習及與同學討論外,法文系老師給他好多鼓勵與支持。

丘瑪拉回憶就讀中文系一年級時,對中文還不熟練,她非常感謝中文系老師體諒她在文化差異上的不適應。丘瑪拉回憶因《詩選》的功課要寫詩,而崩潰大哭,老師特別請博士生來輔導她。

何和威則覺得臺灣同學的向心力很強,對生活充滿熱情。最讓他敬佩的是,老師們專業程度很高,卻沒架子,和老師們的相處像朋友。王炎麒加入了擊劍社,在班上和社團中認識了很多人。

˙我們不一樣了

來到臺灣,為適應全新環境,境外生的認知和價值觀在不知不覺中改變了。

土方瑪德佧發現自己很喜歡語言,喜歡了解不同的國家,同時希望未來從事與語言相關的工作。禮奎西覺得自己比以前更懂得包容,剛到臺灣時,文化衝擊是他最大的障礙,而今他已學會接納全新的文化;禮奎西也發現原來不是每樣東西都理所當然,所以更感恩周遭的一切。魏德漢越來越能獨自生活,也儘可能打電話回家。荷蘭人較嚴謹,現在的他能秉持著「要認真也要放鬆,去享受生活」的態度。

房義強只有寒假才會回馬來西亞,但每次回去時,朋友總說身邊多了個臺灣人。何和威則說自從來到臺灣,發現自己更愛家人了。羅靚表示,在北京讀書壓力很大,做事講求「效率」但在臺灣生活期間逐漸改變想法,講求效率時,也開始懂得顧慮別人感受。她還發覺臺灣女生都很溫柔,不知不覺中也收斂起自己的脾氣。

˙未來,我們想去……

對境外生而言,未來停留的地點不僅是自己的故鄉,而是更寬廣的國際世界。

王炎麒表示,畢業後應該會回到澳門。雖然現在還沒確定要做什麼,但他希望最好能將在本校所學的發揮在未來的工作上。何和威說,他想繼續在臺灣念碩士,畢業後往影像創作的方向發展。還輔修日文系的房義強表示,他對語言很沒辦法,但是在這全球化的社會,仍希望能多學會幾種語言,並能運用在未來的工作上。丘瑪拉則希望在本校工作,因為她想要回饋學校的教導之恩。

10位境外生的生命故事,不能代表所有境外生的想法。也許,總有一天境外生們要回到故鄉,也許,會慢慢淡忘在臺灣的點點滴滴。但是不管怎樣,在淡江大學的日子,必然在境外生們的生命中留下一道絢麗的彩虹,任憑誰,也奪不走那耀眼的色彩。

NO.913 | 更新時間: 2013/12/02 | 點閱: 1566 | 下載:

  • 版權所有:淡江時報與媒體中心
  • 電話:02-26250584
  • 傳真:02-26214169
  • 建議使用 Chrome 瀏覽器
  • 個資相關問題請洽受理窗口,分機2799
  • 管理者:潘劭愷 / 建置單位:淡江大學資訊處
  • 更新日期:2025/1/3 下午 06:08:21
  • 線上人數: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