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與行政革新特刊 2013/11/25

專題演講:國際大學排名趨勢與其對高等教育之影響
輔仁大學國際教育長侯永琪

淡江大學,是一個培育我學術研究的起點,在我心中本校已是世界一流大學,無論各位師長重視排名與否,我們都應該要將這個成長、工作的地方視為世界一流大學,這代表一個很重要的理念。讓我們在這演講中看看淡江過去的努力,以及未來有什麼可以增進,以朝世界一流大學邁進。

在全球化的時代,高等教育的發展與3項要素息息相關,分別為績效、負擔能力,以及責任。在過去10年,高等教育的註冊率明顯增加,此為績效。而資金需求漸漸不是妨礙學生讀大學之因,此為負擔能力。協助學生做好進入大學的準備、並且賦予他們從大學畢業的能力,並將資源運用在高等教育機構中,此為責任。

而高等教育也面臨挑戰,如:高等教育機構過度擴張。以東北亞為例,在中國大陸現今就有超過2,300間高等教育機構、日本也有726所大學與488所短期大學、韓國有逾200所大學、而臺灣則有160所大學,港、澳也分別有15所、12所大學。而大學也面臨私立學校數量超越公立學校、出生率下降、政府金援減少等問題,在這些趨勢中大學如何力爭上游、持續生存成為重要課題。

而推動品質保證與國際競爭力,便是良好的解決之道,學校需建立內部與外部的品質保證機制、在校園中培養、深植品質文化,並投入卓越計畫,如韓國的Brain21計畫、臺灣的五年五百億計畫,藉此提高在國際大學間的競爭力。

何謂世界一流大學?就字面解釋,世界一流大學為致力於表現「卓越」的大學,美國波士頓學院國際高等教育中心主任阿特巴赫(Philip Altbach)將世界一流大學定義為,具備頂尖教授、卓越研究、學術自由,以及充滿知識熱忱、完善管理、足夠設施與資金之環境的大學。而國際高等教育大師 Jamil Salmi 則認為高密度的教師與學生、充足的資源以提供充實學習環境及進行深度研究、良好的管理模式(包含支持策略願景、創新、彈性等非官僚形式),以上這些均為世界一流大學需要具備的要素。

世界一流大學的特色與全球大學排名所使用的指標有深厚的關聯。儘管在計分方法上仍有些缺陷,但許多國家仍使用全球排名為世界一流大學認定的準則。許多領先的大學之高層經營者運用全球排名以達成短期與長期的策略,而非抵制參與,如Griffith大學就制定策略,在2012年進入ARWU(上海交通大學世界大學學術排名)與HEEACT(財團法人高等教育評鑑中心基金會)世界大學排名中的前五百名。在大學排名的機制下,教育資源得以擴張、資源也能夠有效分配、且作為學校評價的基準、達到標竿學習,也使高等教育市場化了。

第一份大學排名從1983年U.S News & world Report所出版的美國最佳大學排名開始,這份排名也是現今最具影響力的大學排名,而大學的發展方向多元,是不能全擺在一起比較的,因此各種不同的排名慢慢建立起來,如加拿大的麥克林雜誌大學排名、英國的泰晤士高等教育世界大學排名、德國的CHE大學排名等,以呈現不同領域的績效程度,發展至今,參與全球大學排名在國際間引發強烈的競爭、並且成功吸引國際間的注意。大學排名可分為幾類,其一,以特定地區內之大學來排名,如國內排名、洲內排名、全球排名;其二,以研究領域來分別排名,如工程學科、社會學科、人文學科等;其三,以系所來排名,如生物學、數學、歷史學等。而不同的排名便有不同的計分方法,但每項排名都有既定的指標,這些指標經特定比例加權採計、並將分數加總,對每一所大學進行排名,得到最高分數者便脫穎而出,為全球排名第一的大學,其他大學之總分則依序遞減。

現今最為知名的全球大學排名有5個,有ARWU、QS世界大學排名、世界大學網路排名(Webometrics)、泰晤士高等教育世界大學排名(THE Rankings),與世界大學科研論文質量評比(NTU Ranking)。在去年度的各類大學排名計分方法中,ARWU大學排名以教師品質、研究成果所占比分較重,其中在畢業校友與教師的部分,若有獲得諾貝爾獎或菲爾茲獎,則能在此項目獲得一定比例得加分,其次為教育品質與機構規模。QS世界大學排名在研究這個項目就占了60%,其次為教學、就業力,與國際化。Webometrics大學排名,影響力所占比重最高,其次為網站規模、公開資源,與卓越程度。THE大學排名採計項目中教學(學習環境)、研究(數量、收入、聲譽)、論文引用(研究影響力)三者並重,各占30%,其餘為國際化與業界收入。NTU大學排名評分著眼於研究發展,其中以研究卓越程度所占加權比最高、研究影響次之、再來是研究成果。

但目前在全球大學排名中也發現幾項限制,由於各項排名有指定採計項目,容易造成校務、學術面的發展簡化、單一化;而目前各項排名幾乎都以科學為重,所以對人文學科、藝術、社會科學領域並不公平;且評分都以英文為主,對於不以英文為母語的國家較為吃虧。

而世界排名有何影響力?世界排名會變成選擇學校的基準,學生會以世界排名為參考來選擇學校、政府也會以此基準來選擇投資目標、科學家也會以此來衡量工作地點、社會團體也會以此為準則選擇合作對象,可見世界排名是一個在學校利益攸關間,普遍使用的評量標準。OECD(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在2007年的觀察報告中指出,超過半數的學校反應,排名對學校聲譽有正面的影響,例如招募學生、吸引學術合作對象,提高教職員士氣。截至目前,可看出世界最頂尖的大學皆集中在美國與英國,而亞洲地區,尤其是中國大陸、南韓、日本,與臺灣等地凡有制定政策的學校,排名是持續上升。淡江大學本年度於QS亞洲大學排名中,落在251名至300名之間、Webometrics亞洲區排名為第181名、資訊學門在NTU排名中名列全球第243名。

淡江大學「Tamkang Ranking」從2003年開始發展,於2004年至2006年間發展商學以及工程學領域的排名,2007年至今持續重視公布國內大學排名。其學校分類標準被上海大學排名採用,分為8大項、16個指標,包括學生結構、教師資源、財物資源、國際化等項目。而淡江大學在Tamkang Ranking中,表現最好的為外籍專任教師比例與外籍學生比例,分別為第2名與第18名,表現較有進步空間的為師生比與學生畢業率,分別落在第87名、第89名,其餘各項排名大多落在20至40名。在8項指標中,淡江大學在學生結構、教師資源、研究成果、註冊率、國際化皆高於平均值,其中國際化的部分更是與前10名平均值相差無幾,而財務資源、產學合作計畫金額、畢業率則低於平均值,有改善的空間。

將五個主要世界排名的提升效率做比較,可制定出提升世界大學排名的策略,短期可在Webometrics排名上追求提升;中期則可在QS、THE排名上追求提升;而長期上,則可以ARWU做為提升的目標,綜合短中長期全面累積的能量,便能在HEEACT排名上獲得提升。而在著手提升世界大學排名上有3階段,首先選擇一項世界大學排名為目標,再來規畫要將資源鎖定在特別幾項單位、或將資源整體性的投入,接著便需依照排名的需求規畫不同的策略,去豐富資料庫以求世界排名的有效提升。

綜上分享可看出,取得較高的世界排名會變得越來越重要,而提升全球排名將成為邁向世界一流大學的途徑,進而打造一個更卓越的校園。國際化是成為世界一流大學的重要的元素,但提升排名並不單單是國際事務單位的工作,更應結合教學與研究方面的共同合作,卓越的研究也是提高排名的關鍵,產學合作所帶來的收入也將對排名的名次有不小的影響。

最後分享 Jamil Salmi 對提升世界大學排名的一句話:「There is no single road to excellence(通往卓越不是一蹴可幾的)」,必須讓整個大學有全面性的提升、且秉持著發展願景,如淡江最重要的發展核心價值-國際化、未來化、資訊化持續努力,如此一來,才能邁向成功、邁向卓越的世界一流大學。

NO.912 | 更新時間: 2013/11/25 | 點閱: 1788 | 下載:

  • 版權所有:淡江時報與媒體中心
  • 電話:02-26250584
  • 傳真:02-26214169
  • 建議使用 Chrome 瀏覽器
  • 個資相關問題請洽受理窗口,分機2799
  • 管理者:潘劭愷 / 建置單位:淡江大學資訊處
  • 更新日期:2025/1/3 下午 06:08:21
  • 線上人數: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