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吳泳欣專訪】日前票房賣座電影《鋼鐵人3》,劇中主角穿上了裝備像是所向披靡般,如此應用立刻讓他聯想到數位學習,他打趣地形容,「人本來無法飛行,但因為透過科技可以幫助人類,學習以前做不到的事情,對各年齡層的人而言,現在能夠學習來去自如了!」他專精研究數位學習,曾於2006年榮獲國科會傑出研究獎,積極推動數位學習與數位教育之餘,重視人文素養。自言喜愛正面思考的他,正是現任教育部資訊及科技教育司首屆司長楊鎮華,民國74年淡江電算系(現資工系)畢業校友。
甫獲金鷹獎的楊鎮華說,「我是感到非常驕傲的,相信這是淡江給予的最高榮耀!」他更直言,淡江在資訊化有著優良傳統,且一直以來,保有對於出身淡江的這份優越感,「淡江在資訊化程度比絕大多數的學校來得要好。」
回顧1980年代,電算系還不算是熱門,談及當初選擇的原因,楊鎮華不禁微笑了起來,「這個蠻有趣的!其實我當時是填錯了志願,本來要填電子系,結果填了電算系。」然而,在陰錯陽差之下,讓他與資訊教育結下不解之緣。民國71年,楊鎮華進入淡江電算系,且自認為這是正確選擇,「因為電算在各個領域中皆有存在價值,特別是在進入數位和資訊化的新紀元後,像是數位媒體、數位影音,都跟資訊脫離不了關係。」
楊鎮華在淡江最大收獲有2件事,一是鍛練撰寫程式語言的能力,二是培養英語能力。直到現在,楊鎮華的腦海印象中,資工系在教學養成上,相較於他校來得嚴謹,「很多程式要寫作業,儘管壓力很大,但適當壓力有助於推動學習成效。」日後,他前往美國伊利諾大學攻讀電算,扎實的奠基讓他在深造過程及研究工作上受用無窮。
1995年,楊鎮華自美國回臺,曾先後在逢甲和中央大學任教。尤其在中大任教18年期間,因見識國外自由的學習風氣後,更加堅定以此法教育學生,所以他重視能力,「成績提升是其次,關鍵是能力與素養能否提升。」特別在溝通協調方面,他認為在常態教育中,很難灌輸學生團隊的概念,「所以在我的課堂上,一定會強迫學生分組,讓他們為了完成主題,進而學習溝通、調整互動。」
2000年,楊鎮華參與「數位典藏與數位學習國家型科技計畫」,正是啟發他想要推廣數位學習的契機。他認為做軟體工程的人,目的在幫助其他領域實現自動化,卻鮮少想到自己也需要;在教育或學習上亦是如此,「我們都希望教別人學科技,但是很少想到用科技來協助教學和學習;換言之,教學者教導學習『科技』,卻難以將有效率的模式套用到領域中。」
直到教育部於去年新設資訊及科技教育司,前任中大校長、現任教育部部長蔣偉寧看重他扎實的研究基礎,便邀請他擔任首屆資科司司長。對楊鎮華而言,之前任教是面對大學生,現在任職對於各個年齡層皆要顧及,心境固然是誠惶誠恐,但他還是決定嘗試,「我到教育部有項重要目標,就是推動數位學習,我覺得這對於整個教育體制而言,是會有深遠的影響。」
因為當年創辦人張建邦提倡數位學習,讓當時還是大一生的楊鎮華得以接觸新穎的概念,對於數位教育和學習,他有著獨特的見解。他提示,這並非取代教師,或是汰換傳統教學模式,而是在放大、活化教學效能,「以後建置完成『開放式課程』,參與學習人數更可高達上萬人。」
資科司推行為期4年的「數位學習計畫」,今年是推行首年,雖然仍在起步階段,但楊鎮華認為,推行首重建立起接受度,透過數位科技學習來結合教育的觀念及共識。「現在中、小學實行更沒問題,這些學齡孩子被稱為『數位原生代』,我覺得接受度相對提高很多。」
如今,資科司有「教育大師集」,專門收集與教育相關的應用程式;當然,也建置有「教育雲」,集中教育資源。此外,資科司在過去3年對淡江補助項目多項計畫,包括「數位學習碩士在職班」和「MOOCS開放式課程」及化學行動車等,多與數位學習人才培訓及推廣服務計畫有關;其中,MOOCS是針對特定線上課程或學程,進行跨校線上修習。除了提倡資源共享觀念外,楊鎮華期望透過資科司來統籌、整合,讓這些成果發光發熱。
「有人說,大學教授接觸和互動層面相對較為單純。」楊鎮華坦言,上任後推廣偏鄉數位教育的事務,才第一次正式接觸到偏鄉的弱勢團體及原住民族群;其次,是立法院、監察院和傳播媒體。對楊鎮華而言,幾乎都是不太熟悉的產業及生態。「我覺得那會是在我人生中較大的變化。」他不認為磨合的過程是艱辛的,「我不覺得有哪裡不適應,且對於視野的增長也是一件好事。」
「Be a better person!」這是楊鎮華的座右銘。他相信「年紀越大,雖然活動力、敏捷度不如從前,但我們做的事情在以後可以變得越來越好!」正如他經常用電影《鋼鐵人》三部曲來比擬「數位學習」:人從不會飛,到透過科技的協助去飛;然後掌握飛行的技巧,最後讓飛行的力量進一步提升。(攝影/林俊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