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學年度教學與行政革新研討會於101年10月13日在蘭陽校園強邦國際會議廳舉行研討
文字/莊靜、林妤蘋、盧逸峰、呂柏賢、謝孟席
攝影/李鎮亞、賴意婕
隨著腦科學研究的進步,藉由MRI、PET等顯影技術運用,科學家得以窺見大腦在學習及解決任務時的歷程變化。人類大腦有很大的可塑性,會依外在環境刺激而改變內在回應的方式。「學習」是透過重複行為來改變大腦神經迴路連接,造成最後行為的改變。「行為」則是大腦意念所激發神經迴路的產物,所以在迴路的連結上下工夫,就能改變行為。而大腦是「用進廢退」的組織,用得多的神經迴路就會愈增發達,較少使用的迴路就會退化消失,大腦會定義迴路的存廢,而人生初期的經驗,更是神經迴路存廢的關鍵。學習最後目的就是要造成行為的改變,從大腦研究中知道,要改變行為,應該從觀念改變開始!了解學習的神經機制,就能利用自己長處去學習。
神經科學實驗發現,只要「做好事」,即使是舉手之勞,大腦的愉悅中心就會活化,使多巴胺分泌量提高、促進心情愉快,使人變得更健康。把重點放在對方,站在對方的立場去思考,大腦中掌管情緒的杏仁核就會被活化,同理心隨之啟動。實驗證明,人不是理性的動物,常會貪小作假,但只要提醒他「誠實」,就可以對抗誘惑!禮義廉恥等口號,會在大腦中留下神經迴路「對品德是有幫助的!」腦造影的實驗也顯示,說真話時,大腦動用到7個區塊;而說謊話時,14個地方都得活化起來,才能圓謊。可見誠信,是最節省腦力過日子的方式!相較之下,人類對於事物看法不同時,所引發的情緒不同、感覺也不同。「痛苦」不是來自事物本身,而是來自人對於它的看法,只要能改變想法,人人都能決定快不快樂!
根據Kohlberg的道德發展論,分為四個階段。階段一:遵守規範以避免懲罰,行為之善惡取決於其具體後果,稱為「懲罰服從導向」。階段二:以個人需求決定是非對錯,一切好惡遵循「禮尚往來」的互惠原則,稱為「個人籌償導向」。階段三:個人的形象的標準,決定於他人,個人一切所行為在取悅他人、獲得讚許,稱為「好男好女導向」。階段四:法律是絕對的權威必須受尊重,社會秩序必須要維持,稱為「守法守規導向」。因此,品德發展有階段性。
低層次品德,即是保持教室清潔、在公車上讓座、上課自律,穿著得體、具有環保意識、有愛無礙等基本的應對方式,重複低層次的品德行為,能使神經網路跑得很熟練,大腦不必準備應變行為,能節省很多能源、帶來熟悉與安全感!而較高層次的品德,則為「經驗」建立神經迴路,從體驗中得到感動、有了感動才能內化,如服務學習課程方案提供的經驗,就讓我們在校園中看到感動。人從服務他人中,知道自己是誰,「服務」是個「取」的行為,而不是「予」,從內化的感動化為實際的行動,就是所謂的品德。
之前在商管大樓電梯口前,拍到兩張照片,從第一張畫面中可以看到,電梯門打開了,裡面滿滿的都是人,一位使用輪椅的同學搭乘電梯,卻無人願意禮讓他,第2張畫面中,搭乘輪椅的同學還是沒有搭到電梯,而門已闔上,電梯離去。為此,學務處已在臉書平臺上成立「淡江鄉民正義」粉絲團,以後同學若發現還有人如此不禮讓他人,就可拍攝照片上傳到粉絲團上示眾,以警惕那些不懂得禮讓的人。
學務處提出「品格教育方案」由個人自我關照「知善」衍伸出自主自律、孝親尊長,與尊重生命等品格;學校深耕「行善」深化出淨境淨心、賞識感恩、樸實剛毅,以及公平正義等美德;社會推廣「樂善」延伸關懷行善,和公民實踐的涵養,再配合各種活動,讓學生更能培養出品格與自我價值。
最後,以「教育無他,愛與榜樣而已」勉勵同仁,品格的形塑無所不在,大人的身教是最大的關鍵!有品淡江,大家一起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