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香聊天室 2012/03/26

錨定社群 建立你的認知路線圖(一位數位移民的告白)

書名:一位數位移民的告白 facebook ipad iphone

twitter e-reader 如何翻轉我們的世界?

作者:尼克.比爾頓(Nick Bilton)

譯者:王惟芬、黃柏恒、楊雅婷

出版社:行人文化實驗室

索書號:541.49/8533

書摘:

《一位數位移民的告白》透過一位來自美國最大報社的數位移民,決定張開雙臂擁抱數位科技新大陸,而第一步就從取消報紙訂閱開始,這本書,就是他的移民血淚史。以個人經歷的回顧帶領讀者尋覓新的敘事形式,此書談到十六歲的數位原民,小學一年級就會操作電腦、上網瀏覽;六十歲的數位移民,則必須從開機、關機與使用滑鼠努力學起;而現在,無論原民或移民,都用iPhone、iPad與e-reader,玩Facebook與Twitter,也常常上Flickr,所以我們有了Social network,在社群網絡裡告訴別人自己的故事,也與他人互相連結故事。諸如此類的驚人轉變,顛覆了我們以往認知的媒體形式,也是這本書要說的故事,試問十年前,有誰想得到現在的我們,會一邊通勤一邊低頭玩Facebook,看著屬於我們自己的新聞。

世界正在轉變忽視並不會讓它消失

記者:請問這本書想要傳達給讀者的是什麼?

劉慧娟老師(以下簡稱劉):作者在媒體界涉獵約有20年的時間,期間觀察到媒體,尤其是報紙產業的改變,從實體紙本到數位報紙。整本書以科技決定論作定調,表示這個世界已經改變了,無論數位移民、原民都要接受這樣一個新的環境。就數位移民來說,有些人適應較快、有些人較慢,所以開始在心理、認知上發生衝突。

張瓊穗老師(以下簡稱張):數位誕生後從網路開始,以多媒體形式改變社會大眾的生活和吸收資訊的形式。特別是數位移民,經歷了電腦網路轉移的世代。就資訊處理來說,在資訊傳播、教育科技領域的人接受度比較高。這本書提到,包括從電子書、電子報、網路新聞到網路電視,皆已經取代傳統的出版社;當然很多人還是習慣紙本閱讀時做筆記,可是數位出版技術也可以提供線上做註記。因此我認為心理要去適應改變,要有智慧去萃取哪些媒體的傳播方式適合你,進而融入你的生活,而不是去排斥。

文字與圖像不斷變動的大腦思考背後的落差令人擔憂

記者:請問這本書作者對於移民和原民是如何界定?

張:廣義來說,1980後期是數位原民。因為他們一出生就習慣這些媒體,並使用圖像來解讀;數位移民則是以文字,經過大腦的處理後,對於文字背後涵義有更深的了解。

劉:從1994年為分界,真正的原民是從小就接觸電腦和網路,他們在吸收和處理資訊都是跟著網路走;在接受新型態的網路服務方面,心理的障礙相對較少。而所謂移民是在大學或大學之後才開始接觸電腦、網路,所以兩者在認知系統的養成有很大的差別。

記者:您認為移民和原民的差異在那?從這兩者中得到什麼啟示?

張:原民在文字書面的閱讀時間過少,包括聯合國對學生組織的調查顯示,他們習慣使用簡化的圖像、影像與瀏覽網路新聞,而快速的資訊剪輯的確可以清楚看到訊息的傳遞,但無助於了解事情背後隱藏的意義,且對事情的思考深度相對變得薄弱,進而使得原民失去對於議題資訊的批判力。科技本來是要使人類進步,現在反而是科技耽誤我們的學習。

反觀數位移民,需要接受這樣的轉變,在真實生活中使用社群網站必須要很謹慎。看完這本書,其實我並不全部認同作者的論調,因為完全沉浸在網路世界會打亂原本的生活步調,所以我們在使用網際網路或高科技產品時,還是需要某種程度的限制,讓自己有所切割,避免生活被這些東西給充斥。

劉:原民是習慣資訊以簡短的方式呈現,但他們缺乏較深層的思考,而社會整體要進步,還是需要紮實的功夫累積,然後轉換成自己的見解,這是原民較令人擔憂的部份。另一方面,資訊以多元的方式呈現,其實是相當吸引人的。多數人在資訊爆炸的時代,因為無法每天閱讀300頁的紙本,所以才會有摘要版的市場型態出現。只是當推論過程的邏輯思考消失了,只剩下前言跟結論,始終是過於簡略。

數位移民多數時候看到這些差異,會理解到是因為他們閱讀的時間變少,而導致文字能力變差;唯獨在接收影像的能力較強,卻是因為接觸網路的時間是大幅增加。就學術發展和學習而言,相對抽象的文字,影像較為平易近人,所以在接受或學習文字型態的資訊時,會形成認知上的負擔,反而影像不需要太多教育就能理解。為彌補兩者在資訊接收能力的差異,老師們要不斷改變教學方式去適應學生,需要將資訊影像化,因為如果只有書籍和述說,學生會無法理解。

取消紙本訂閱我們正經歷一種個人的「數位變形」

記者:請問作者為什麼認為數位原民會”相信社群分享”多於”經過編輯產出後的內容”?

劉:我會覺得編輯產出後的內容,是由前人的知識帶領與集合人生經驗的分享。如同本書提到,資訊的正確性跟時效性的判斷是原民相對欠缺的,他們習慣資訊經過簡化處理,但如果讀者能聰明的學會去分辨這些新聞或資訊,我覺得問題不大。但其實我會比較相信編輯過後出來的內容,不過也要視何種類型的資訊,像是國家大事要選擇比較有創意的媒體來解讀,學生八卦當然要看網路。至於新聞訊息來源的可信度,我覺得還是有保障,所以我會願意在家購買網路上的內容。

張:作者認為在數位社會中長大成人的世代,並不認為各種類型的媒體之間存在差異,原民透過圖畫、文字和影像來思考,很自在地將它們混融於同一個空間,也因此會相信社群分享多過於經編輯產出後的內容。事實上,當企業主客製化30分鐘的新聞剪輯,皆與本身行業相關,對於企業經營是有幫助;而消費者在訂購此類資訊的動機,除了因為需求因素之外,同時也滿足生活上的便利性,所以也會願意花錢,只是錢的額度要視經濟能力而定。

網路無遠弗屆變動的社群將徹底改變我們的思考模式

記者:數位時代使得人際間的信任減弱,您認為學生該如何在網路中找回信任感?而網路上的即時訊息、匿名發言,是否會使年輕一代的學子無法體會發表意見的責任與價值呢?

劉:移民是比較感受得到人際間信任變得薄弱,原民則比較不會有信任感的問題,只是信任感是需要去建立的,而如何在網路上建立信任感呢?除非當你在網路上都遇到好人的時候就會建立了。但是我們常提醒學生,不要那麼的相信網路新聞或交友,很多時候網路購物、Blog的介紹文都是行銷手法。

我認為網路的激化、不負責任的發言是會影響數位原民無法體會言論的責任與價值。只是現在已經有案例顯示,像是美國企業主普遍會搜尋員工帳號,並藉此來了解個人特質。這使得大家會開始變得謹言慎行;年輕世代再經歷類似的學習經驗之後,也可以認知到網路的無遠弗屆。

張:我認同劉老師的說法,數位時代會使得人際間的信任變得減弱,因為該時代本身難與信任感做連結,所以我們更需要對資訊進行過濾。綜觀學習環境與教育本質,數位移民對於文字的學習是循序漸進,以致脈絡相成的,這對於問題的看法及文字的思考有助益。只是以前的學習方法比較缺乏討論問題的氛圍,像我後來留學美國後,藉由上課討論,與別人看法的激盪,進而去修正自己的意見和看法,也才有一種批判能力和思考的培養;就像原民的網路素養是需要老師在資訊概論課的教導,在辨別哪些言論適合放在網路上,同時也需要學生主動學習和經驗的累積,如此才能體會到發表意見的責任與價值。這也是我們常與老師們溝通,因為他們接觸的是數位移民,也該強調網路素養及如何培養自己獨立思考的角度。

NO.854 | 更新時間: 2012/03/28 | 點閱: 2198 | 下載:

  • 版權所有:淡江時報與媒體中心
  • 電話:02-26250584
  • 傳真:02-26214169
  • 建議使用 Chrome 瀏覽器
  • 個資相關問題請洽受理窗口,分機2799
  • 管理者:潘劭愷 / 建置單位:淡江大學資訊處
  • 更新日期:2025/1/3 下午 06:08:21
  • 線上人數: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