線上記者甘苦談 2010/10/25

使命必達 幕後英雄 今天當主角

時報everybody 有你們真好

在時報的日子,永難忘懷!每週發行一刊的淡江時報,永遠循環著五天一次的魔鬼作戰,星期五編版日尤其緊張刺激,是報社氣氛最恐怖的時候,氛圍總令人屏息,每位編輯目不轉睛地盯著螢幕,除了編版,還是編版;儘管天黑,仍挑燈繼續夜戰,直到交版才劃破寧靜,各個像洩了氣的氣球,雙眼疲累無神,拖著沉重的腳步回家。誰說週五是愈晚愈美麗的小週末,在時報,即使已經交版回家,還會惡夢連連。午夜夢迴會突然驚醒,啊!糟了好像有個錯字未改!星期一則是促進心肺功能的日子,最怕電話鈴聲大作,各單位call in來罵,大家也只能挫勒等,豎起耳朵細聽接電話者的語氣,就知死活了。

看著記者來來去去,從入社時青澀模樣,歷經培訓、採訪、寫稿的磨練而成長,驪歌輕唱時,就像毛毛蟲蛻變成美麗的蝴蝶,自信又成熟,迫不及待要飛出去採集最喜歡的花蜜,此時我總感覺像自己的孩子要遠行,心中充滿不捨之情。有人說「每個人的一生都在說一個故事」,在時報的日子是我人生故事中最精采的一段。值此時報800期,大聲祝福時報「歷久彌新」,更謝謝時報記者,有你們真好!(巫桑)

聽屬於淡江的故事

因為文字,我們相遇;也因為文字,我們在淡江時報訴說著每週的故事、每個人的價值,努力讓更多人知道在淡水茁壯的淡江。

人生中遇見的每個人,都有它存在的意義,也許因此明白絕世大道理,或被迫接觸從沒懂過的機械工程。加入報社加快了我與人相遇的機會,遇見傑出校友;登門拜訪身處實驗室的教授、同年紀卻做了驚人事蹟的同學。透過採訪,我聽了八百個故事,也像經歷了八百種人生,看見了八百個夢想,以及八百次的喜怒哀樂;就像跟著不同的人走過不同的人生旅途,最後幻化成你手中的淡江時報。

秋風吹過樹梢,一片掉落的葉子讓我想起60週年校慶MV「果實」中的旋律,輕快的恣意在校園每個角落。等等又有個採訪任務,期待聽見更多屬於淡江的故事。「就像樹上被風吹過的果子」,雷光夏的歌聲,我在淡江時報聽見了,因為我手裡正握著一顆飽滿的果實。(陳頤華)

就像在巨人肩上 我看得更遠了

三度鳳凰花開花落,或急或緩地逼近要離開學校的時候了!回想當年,陰錯陽差在網路上,以天真的口吻向報社學長姐說:「大家好,我是小大一」,轉眼這個「小大一」已經變成「老大四」了。

年輕的時候,總有種未知的活力與傻勁,跌跌撞撞反而讓自己學到了很多。進報社以來,從害羞的連打電話都覺得不好意思,到不假思索,馬上衝上前抓住受訪人。這樣子的大轉變,是我始料未及的。

淡江時報的訓練,讓我可以從不同的角度看待事情。人物專訪是我最喜歡的部分,訪談過程就好像乘坐著時光機,進入受訪者的世界;用萬花筒,欣賞他們綺麗的成就與作品,傾聽語言正面的力量,是很受用的。我也在其中,慢慢尋找自己要的是什麼,就像是站在巨人的肩上,我看得更遠了。而每週一在路上看見同學們閱讀淡江時報時,更使我感到驕傲。(翁浩原)

連結珍貴情感的殿堂

轉眼間在淡江時報已經待了1年多,雖然稱得上算是小小老鳥,但還是喜歡往報社鑽,像個新人東問西看,因為報社實在太有趣了!

在前往報社的樓梯轉角,就可以聽到春枝姐高八度的嗓音,詢問記者們的最新動態;又或是在星期四下午走進報社,各位編輯姐姐臉部猙獰地催促快點交稿,還沒交稿的同學,心裡都是「挫勒等」;輕鬆在一旁納涼的同學,應該會覺得這畫面很逗趣,因為正等著看一場編輯vs.記者的腥風血雨改稿大戰!

社長不笑時雖然看起來有點嚴肅,特別是忙碌的星期五下午;但她其實很親切,有次還冷不防地說「雅慧,你是不是變瘦了!」讓我好開心;而月底存款逼近尾數時,最想念的就是發稿費的秘書姐姐,秘書雖然是報社最年長的長輩,卻一點也感覺不出架子,反而比大家更有赤子之心,常常冒出一些無厘頭又可愛的話。

還有許多一同奮戰的朋友們,大家在一起面臨截稿的壓力、催狂魔的連環call之餘,也培養出屬於我們的友誼。淡江時報除了是外在顯見的,培養我們寫作採訪能力外,更內化連結了彼此的珍貴情感。(施雅慧)

學習實務 涵養學術與態度

記得當初受朋友慫恿一起來考淡江時報,從原本無心,最後卻愛上這份工作,淡江時報讓我學到很多教室裡學不到的東西,那是對事物的態度及學術涵養。

因為淡江時報,我有機會分享成功的業界人士奮鬥過程,傾聽他們的諄諄教誨,在實務領域兜了一圈後才發現,原來傳播管道得靠實質內容才有辦法運作,我想這也是為什麼淡江時報招收的對象不分科系,因為有不同科系的特色專長,才能為整份報紙添加豐富的多元性。

大學生活對一個人的後半生涯是重要的轉捩點,很開心不但沒有後悔進入淡江時報,還能在這裡和大家分享我的收穫。淡江時報一路走來800期了,從過去到現在陪伴淡江人無數個快樂的日子,也記錄了淡江人的點點滴滴,立下這個里程碑之後,期許淡江時報未來能繼續將最新、最實用、最好玩的資訊帶給大家!(王育瑄)

愛恨交織的蛻變生活

我的手機永遠少不了26250584,來自淡江時報的來電顯示。

我愛編輯,也恨編輯,我愛我的稿費,卻恨我的稿量;報社對我而言是個極度衝突矛盾的地方-當新聞有問題時,她們總會發瘋地打電話找我,但手機不響時又自覺我好像不是報社記者,我總是希望又害怕電話響起。每天想著要不要去報社都會頭痛,進去怕催稿的壓力,不進去又會想念;想念編輯的嘶吼,想念秘書總是要忙不忙的樣子,想念記者們流露焦慮、矛盾的臉龐,短短一天內沒見到,真的都會很想念。

很高興我的學生生活裡,有一段記憶寫著【記者林姍亭淡水校園報導】,在時報不僅學當記者,也學習使命必達的精神及與人相處的方式,我很幸運能接觸比別人更多的人事物,處理事情變得更仔細、用心。經常一個星期是在訪線、採訪、寫稿及改稿的魔鬼循環中度過,記者絞盡腦汁寫稿,編輯面有難色的改稿,都只是為了星期一將報紙上架。

慶幸我是淡江時報社的一份子,將苦中作樂發揮到淋漓盡致的工作場合,可遇不可求。我會永遠愛這個除了我媽之外,會對我奪命連環call的地方,歡迎淡江時報永遠溫馨歡樂來電。(林姍亭)

折射光采 夢想起飛

談到加入淡江時報,讓我想起大一在蘭陽校園的時光,當時我正走在校園,看見斗大的海報寫道:「淡江時報徵文字、攝影記者!」讓一直想成為文字工作者的我,產生極大興趣。第一次的採訪是聖誕晚會,我帶著記者證採訪老師、同學,刊登出來的篇幅雖然不大,但卻獲得了滿滿的成就感。

淡江時報不只是學校裡的一個行政單位,對我而言,就像是在學校的一個家,得到如家人般的溫暖,也得到社團學不到的經驗,並學會對自己負責,這些都是我大學生涯中,非常重要的經驗。友情方面,我遇見許多頻率相近的朋友,彼此相知相惜;報社也讓我擴大視野,一樣的世界,切入點不同,就折射出不一樣的光采。淡江時報提供了我夢想的起點,認識了不同的人,了解不同的事,促成了我的改變,讓我開始一點點地敢於逐夢。謝謝淡江時報帶給我的經驗,但願現今我以時報為榮,明日時報以我為傲。(江啟義)

有人情味ㄟ所在

淡江時報是個有人情味的地方!編輯們不只在新聞採訪上給我們建議,生活上更是處處關心。還記得我出國當交換生,即將上飛機前,編輯及其他記者與我通電話,告訴我要好好把握出國的機會、好好照顧自己時的情景,如今想來依然感動。

以前每到星期四,手機一定響個不停,奪命連環叩的戲碼時常上演,但我們都知道編輯們很辛苦,壓縮自己的時間,為的就是讓每星期一的淡江時報能夠順利發行。報社的攝影記者,文字記者們也都很優秀、很友善,常見大家互相討論文章及攝影技巧!在這裡,可以學到的東西絕不只是新聞採訪技巧!很幸運,在時報800期時能獻上祝福,大四這最後一年,我一定會好好珍惜在淡江時報的日子!(張友柔)

很累時想回的家─淡江時報

大一時參加了學校的運動會,巧遇當時正在拍照及採訪的報社學長姐,那份認真及專業深深吸引我,促使我決心接觸這個與眾不同的團體。猶記得剛進報社時,面對每個任務總顯得生疏,第一次拍人物專訪時,那種緊張、深怕照片拍不好的心情更是難以言喻。幸好有編輯們耐心的指導和建議,讓我的攝影技巧一天比一天進步;再回頭看過去的作品,發現自己在一次又一次的任務中進步,那種成就感實在是文字難以形容。

學長姐親切友善的關懷與問候,也是我很快融入這個大家庭的原因;與來自不同系所同學相處,讓我的視野更寬闊;加上許多優秀校友的採訪經驗讓我受益良多,因此對未來的方向不再徬徨。還有自強活動、暑訓更是我一生中的美好回憶。當上課很累或想找人聊聊時,一定會想起B426,那個彷彿時報人在淡江溫暖的家,而這個家最大的目標就是創造期期精彩的淡江時報。(林奕宏)

熱情友善是伊ㄟ名

入報社至今已經半年,這期間所見所學,讓我對媒體又有更深一層的認識與喜愛。當初加入報社是因為興趣,也因為夢想,接到那通面試通過的電話時,簡直欣喜若狂,因為我知道我又朝夢想邁進一步。

進報社後,我告訴自己不能懈怠,要將編輯及前輩們的話、交代的任務做到最好。幸好報社裡從社長、秘書到四位編輯、學長姐們各個都是那麼熱情、友善,使我對學生記者這個工作又多了一份期待,因為我知道我將會在這裡學到更多,也交到更多好朋友。

開始跑新聞、寫新聞後,我才發現原來記者工作真的很累人,但卻是能令人享受其中的疲累。雖然會遇到的困難及挫折可能多到數不清,但我總想:能多做一些,就能多學一些,經驗也多一些,這些都將幫助我成長。而我又是何其幸運,能見證淡江時報800期刊物的產生,祝福淡江時報日新又新,也期許自己和時報都能將新聞做到最專業、最好。(陳思嘉)

NO.800 | 更新時間: 2010/10/25 | 點閱: 2081 | 下載:

  • 版權所有:淡江時報與媒體中心
  • 電話:02-26250584
  • 傳真:02-26214169
  • 建議使用 Chrome 瀏覽器
  • 個資相關問題請洽受理窗口,分機2799
  • 管理者:潘劭愷 / 建置單位:淡江大學資訊處
  • 更新日期:2025/1/1 上午 12:22:06
  • 線上人數: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