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刊 2010/06/07

第二波定位 放眼世界 第三波提升 開創未來
淡江六十 保證品質 淡江壯麗 名揚國際

(1980年~1996年)

█ 資料來源� 《淡江大學校史》(民國39年~75年)、

《淡江大學校史(續編)1986~2000》、

《從克難坡到第三波》、《淡江大學「邁向第三波」》

照片及翻拍來源�《淡江大學第八屆畢業紀念冊》、

《淡江大學第九屆畢業紀念冊》、本校校園素材庫、

本校覺生紀念圖書館提供「新總館照片檔案」、本校西班牙語文學系提供

文� 林姍亭、黃雅雯、王妍方、戴瑞瑤、陳依萱整理

成長為綜合大學 重質不重量

歷經30年,淡江從封閉拘謹的社會教育環境中創新變革,自民國69年升格為大學,到民國85年覺生紀念圖書館落成,這是第二波,即定位時期;改制大學後,與學院時代完全不同,本校從地區性、專業性的學院,成為綜合性且兼顧學術整體性的大學,從「質量並重」的教育觀念進而為「重質不重量」,積極加強學術研究,促進國際學術交流,活化系所,改善課程內容與教學方式,更新硬體設備,使本校脫胎換骨,邁向新境界。

引進全面品質管理 開風氣之先

民國81年張創辦人將「全面品質管理」理念引進管理機制,提升教學、研究、行政及服務品質,確保本校「學術優異、品質保證」之目標。本校為國內最先引進全面品質管理(TQM)的大學,首先設置「教育品質管制委員會」,統籌TQM執行計畫,定期舉辦「全面品質管理研習會」、「教學與行政革新研討會」,召集教學與行政各級主管和人員,集思廣益,創造有利學校發展的策略,提升教學、行政與服務的品質。於民國82年起每一年度之教學與行政革新研討會,均增加探討與TQM相關之主題,使全校一、二級主管及教師了解TQM理論,並於民國83年舉辦行政人員TQM研習會,請專家演講研討相關主題。

推動三化教育理念與核心課程

本校架構出「國際化、資訊化、未來化」(簡稱三化)為本校之教育理念。國際化方面,本校改制為大學後,相繼設立外語學院和國內首創第一個國際研究學院。自民國57年起陸續與國外著名大學相繼簽訂教育合作協議,67年成立「學術交流委員會」專責機構,工作包括爭取國外優秀大學締結姊妹校、執行教授與學生交換工作等。

而資訊化在本校發展史上,扮演舉足輕重的角色,於民國57年創設電子計算館,69年更名為資訊中心,並將電腦科技應用於教育行政、教學、研究、服務工作上,為國內大學資訊化的先驅,為增強資訊化,除了增添許多電腦儀器設備,並成立「資訊化推動小組」推動本校校園網路、圖書館數位化等工程。

未來學是本校永續經營的根基之一,鑑於科技對當代社會的衝擊,本校於60年代便在國內積極推動未來學,民國63年籌辦國內第一本專門探討未來趨勢的《明日世界》雜誌、開設未來學講座,民國65年在本校大學部開設未來學課程,而後,為加速推展未來化,民國84年開始成立「未來研究組」,積極規劃成立全國第一所未來學研究所。

核心課程的設置也是本校重要特色,本校為推動核心課程,民國79年組成核心課程規劃小組,並於84年正式上路,成為全國第一所開設核心課程的大學,培養學生思考、判斷及分析能力。

國際溝通能力植基

為帶動邁向國際化溝通能力植基,外語學院於民國81年8月自文學院分立,由原隸屬於文學院的英國語文學系、西班牙語文學系、法國語文學系、德國語文學系、日本語文學系及原隸屬於研究學院的西洋語文研究所共同組成,民國82年增設俄國語文學系。

民國83年,該院由文學館遷往驚聲大樓,與自城區部遷回校本部之國際研究學院比鄰,兩院加強合作,帶動本校邁向國際化之目標。同年,日文系率先推動在校生出國研習計畫,首派15名學生至日本麗澤大學修習一學期,為國內創舉,也成功帶領本校學生踏出國際化第一步,而西語系、德文系、法文系及英文系,也於同年9月實施大三學生出國修習學分計畫。

設立驚聲大樓 開拓研究的新境界

時代轉變,社會要求之人才不僅須具備傳承知識之能力外更要有產生知識、應用知識與整合之能力,有鑒於此,本校於民國59年將研究列為學校發展重點,更於改制為大學時,力排眾議,將分屬各部研究所集中,設立研究學院,期以組成一研究體系,領導更多人從事研究,研究所也如雨後春筍不斷創建。71年,驚聲大樓在此浪潮中設立,以教學和研究雙重目標為中樞,大樓共分為13層,各層有其不同功用,除有教室、研究室、不同主題實驗室、還有工學院圖書室、閱覽室及國際會議廳等,具有多元性功能,其中,驚聲國際會議廳各方面皆符合國際會議之條件,自啟用以來,先後分別舉辦中華民國力學會議、國際計算機會議等,開拓本校新氣象,促進國際化之發展。

建設體育設備 培養體育健兒

為培養健壯體育健兒,本校於民國72年陸續開工,新建四百公尺PU跑道田徑場一座、PU田徑場二所、富麗克排球場五所、網球場一所及可容納一千八百個座位之看台及司令台各一座,又有韻律、桌球、柔道等教室,也有浴所、更衣室等便利設備,使本校體育教學設備更為完善。

民國75年啟用商管大樓

為因應學校發展的需要,提供商管學生及逐年遷往校本部的夜間部學生教育之途,商管大樓於民國75年7月31日正式啟用。該大樓之運用包括商學院、管理學院、夜間學院、圖書館等辦公室、教室研究室、學生教室、電腦教學中心、印刷中心及展示廳等多種用途。館前更有故林董事添福先生所贈的別緻幽雅的「福園」。

覺生紀念圖書館啟用 邁入第三波

民國85年至94年,自覺生紀念圖書館啟用到成立蘭陽校園為第三波,帶領本校邁向國際化、資訊化和未來化的新紀元,並與國際學術同步接軌。

淡江於一、二波的積極建設及推廣,已達成階段性的目標及任務,為促使本校邁向另一個高峰,於民國84年模擬出淡江第二曲線-S曲線。

第二曲線指的是「產業未來面對的變化」即新科技、新消費和新市場,以本校教育來看,新科技指資訊科技,本校新增多媒體教室和設備,計劃設立遠距教室等;新消費是多元文化的學生以及畢業後學生在社會上的表現所帶來的「未來的顧客」,除了大學聯招及推甄入學,還有回流教育所帶來的不同的學生來源,這些學生對學校的教學品質、設備及行政服務的要求會更高;最後的新市場是指市場競爭,面對大學院校的激增及就業人口的逐年減少,在招生「市場」上的競爭越來越大;本校為了再創第二曲線,除了加強原有的三化政策之外更強化各校園的特色,淡水校園以學術研究為主,蘭陽校園朝英式全人教育為主,而台北校園發展方向將以終生教育及推廣教育為主,加強各校園設備、師資、教學、研究、行政服務等,使本校永續增長並邁向世界一流大學。

第三波校務規劃中,包括積極推動各地區成立校友會,並在台北成立校友總會,以凝聚校友的向心力,團結校友力量回饋母校;教育品質管制委員會切實掌握學校發展正確方向,監督各院、系、所的三化政策推行,定期追蹤檢討TQM實施成效;因應國際化,大力推動大三出國留學;設計多元核心課程,培養學生具有未來前瞻的觀念,運用資訊硬體設備的技巧及藝術文史的心靈修養;大傳系在資訊中心和教學科技組的資源下成立多媒體實驗室,開發建教計畫,爭取與電視、廣播和廣告機構的合作,民國87年8月成立資訊傳播學系;本校在推廣教育的發展上,先後設立夜間部、建教中心和學分進修教育中心;辦理華語班、遊學團及舉辦學術演講活動;積極推動兩岸的學術交流,成立大陸研究所與大陸重點大學聯合在大陸和台灣輪流舉辦兩岸高等教育會議、管理科學會議等。

整合性圖書館自動化系統 全國第一

本校是國內最早資訊化的學府之一,建立全校電腦網路及教學設備,最具標竿性的是民國84年動工,85年落成的覺生紀念圖書館,樓高11層,8000餘坪,耗資約十億元,館內設備新穎,網路接續點多達1400餘個,為全國首創;此階段,圖書館自動化正在逐步擴張,民國72年本校與IBM公司合作,以DOSBIS/LIBIS系統為基礎增加處理中文、日文等東方語文的能力,成為全國第一個融合中、日、西文為一體的整合性圖書館自動化系統,73年開始系統逐一完成,成為全國首套整合性圖書館自動化系統。

積極推動國際學術交流

自民國82年推廣大三學生海外研習開始,第三波更積極推動國際學術上的交流、國際姊妹校簽訂及師生的國際交換計畫;學術方面,除了召開國際會議之外、邀請知名學者至本校演講,88學年度增設「國際交流暨國際教育處」,積極發展及落實本校國際化理念,從56學年度簽訂第1所姊妹校(日本中央學院大學)至94學年度已有89所姊妹校。

設立研究所 成未來學重鎮

在第三波未來化主要任務是負責檢討、規劃與增設未來學課程,主要涵蓋國際性未來研究學術期刊的發行,未來學研究所之設立及課程教學的發展;至此波段進行大規模的改革及推動,就本校而言,未來學不僅為教學上的學門,而是永續經營的根基,自民國63年籌辦第一本專門探討未來研究趨勢的雜誌《明日世界》,64年創刊及65學年度張創辦人開設第一班未來學課程,85學年度開設「經濟未來學」,替日後未來學學門打開先路。

核心課程更多元 貼近社會脈動

本校期望培養學生精通專業科目之外,還兼具人文與自然科學素養,以充分具備合乎時代、應付挑戰的能力,自民國82年起本校開始推動核心課程開發,至民國85年已開發了11門核心課程,而往後更因應多元文化及社會脈動,開設更多不同領域學門。

整合跨領域 創設研究中心

本校為提升學術研究地位,達成跨學術領域之整合研究,於88年成立學術研究中心,積極推動校外爭取研究案。當中包括:漢學資料研究中心、科技中心、大氣環境及風工程中心、水資源管理與政策研究中心、產業經營與發展研究中心、管理系統服務中心、地球村語言及文化研究中心、國際問題暨國家安全研究中心、技術及營運發展中心、地理資訊系統研究中心、建邦中小企業創新育成中心、盲生資源中心等12大學術研究中心。

蘭陽校園誕生 打造英式教學環境

民國78年,獲得礁溪鄉公所提供的林美山為設校基地,85年淡江大學蘭陽分部正式獲得教育部認可,86年由淡江大學董事會與礁溪鎮公所簽訂協議書,蘭陽校園設校基地,正式誕生。張創辦人為蘭陽校園未來教育模式深思,建構出蘭陽校園全人教育的理念,以培育新世紀的人才為目標,創造國內第一所英式教學環境,並附設「社區發展學院」,研擬優惠學生方案,使地方子弟有優先就讀蘭陽校園的機會。

◆航太系教授 馮朝剛

我記得那時的研究室都是2、3位老師擠一間,沒有紗窗,沒有冷氣,連電風扇都搖晃不已,常發出啪搭啪搭的聲響,窗外的景致是一片綠油油的草地及大水溝(今大學城及水溝的位置),還未像今日這樣熱鬧發達。

在研究室做研究時,皆須與蚊子為伍。為了節省通車所花費的時間(因家住在新店,路程較遠,再加上當時台北市正積極建設捷運,因此常常會遇到塞車的窘境,通車時間則花到2個小時以上的時間),常打地鋪直接睡在研究室裡,為防範蚊子大軍的侵襲,常常以手帕掩住口鼻,防止蚊子干擾我的睡眠,回想起來雖然很克難,但其實當時卻也不覺得辛苦,反倒覺得甘之如飴。

◆資圖系榮譽教授 黃世雄

以前在圖書館借書時不像現在採開架式借閱,以閉架式為主,若要借書只能透過管理人員之手,才可能拿到書籍。借書時須填寫一張三聯單,上面必須填上自己的名字及書本的分類號。哪像現在一切自動化呢!直到30年前,接任館長後,將國外所習的資訊開發成一套系統,名為大力士TALIS(Tamkang Automatically Library Information System),這可是全球第一套中文借書系統,除單一借閱外,更有採購系統等整合系統,之後此系統亦供台北教育大學及台北市議會借書使用。藉此也更激勵其他學校開發出各自的借閱系統。此先進的突破振奮英國牛津大學及香港的香港大學等,他們還邀請我到當地分享,並說明當時如何開發此系統呢!

◆數學系教授 楊國勝

當時錄取率很低,10個人考試,只錄取1人,所以學生的素質都很不錯,由於大家家境都不是很好,除了乖乖唸書外甚少課外活動,偶爾到光復戲院、淡水戲院或淡江戲院看電影,就很滿足了,可是現在除了淡江戲院其他都倒了,想來實在很可惜。

過去學生們都很喜歡運動,常常為了搶籃球場吵架,我們的籃球和排球校隊可說是稱霸全台,連奪了好幾次大專院校冠軍!為了成為校隊,人人爭破了頭,我自己也是排球校隊的一員,心中總覺得很有榮譽感,奇怪的是現在同學有了大操場,都不想當校隊了,當時的跑道只有300公尺啊!

◆化學系教授 魏和祥

後來,民國61年我從日本留學歸國後,就回到淡江教書,在當時,許多師資都是淡江聘請留美或留日回來,我也是其中之一。當時的校長─張創辦人的辦學目標就是「想把淡江辦成台灣的哈佛」,還記得民國64年時教育部評鑑,本校、清華、台大三所大學的理學院同時並列績優,對當時許多國立大學造成很大的衝擊,還有許多國立大學跑去向教育部抗議,而我們淡江也乘勝追擊,將理學院辦得有聲有色,為了與國立大學比拚,我們到晚上12點化學系研究室的燈都還亮著呢!

◆校友處主任 薛文發

於60年代後期時,進入化學系就讀,一路從學生到助教甚至擔任化學系系主任,直到現在擔任校友處處長,也逾40年的歷史,印象中許多建築物大多底定了,但周圍的景物卻與現在大不相同,每次只要翻開陳年老舊的照片,總會忍不住呵呵大笑。

現在的牧羊草坪原本是座大湖,旁邊開滿了許多奼紫嫣紅的花朵,美不勝收,但每到大豪雨來襲,湖水常常都會溢滿出來,為避免發生意外,而後便填平成牧羊草坪。在放水的時候,滿滿的淡水魚,在池底活蹦亂跳,還引起當時的一股捕魚風潮。雖然當時未到場參與,但是也親眼目睹許多當地居民或是學生都紛紛捲起袖管,拉起褲管,進行撈魚樂,人人皆滿載而歸,也成為當時的一項趣談。

◆大陸所所長 張五岳

算一算我到校服務也有17年的時間,猶記當時正處於經濟蓬勃的90年代,學生受時代氛圍影響,各個懷抱雄心壯志,有的甚至在校時便集資成立B.B. Call公司。最早大陸所在台北校園上課,但搬遷到驚聲大樓後,在職專班的學生總為了上課在淡水和市區兩邊跑,回到家半夜2點是很正常的事!有些同學為了避免這樣的情況,一起租交通比較方便的教室,接老師過去上課。當時學生相當勤奮,為維持好的上課品質。即便教授沒點名,也會在課堂上自動發簽到單,幫同學訂便當。

◆歷史系教授 羅運治

第二波後期(民國84年)開始,配合圖書館的完成,本校積極繼續營造淡江花園化,進而到公園化。民國85年又繼完成驚聲銅像之整建,及假山假水之庭園式精巧的覺軒花園等硬體建設;88年完成鍾靈化學館之改建,並規劃興建溫水游泳池及文錙藝術中心;89年1月又聘請國畫大師李奇茂及書法家張炳煌主持藝術中心,91年游泳池完成後,又繼續規劃興建紹謨紀念體育館。92年規劃完成音樂廳,此乃本校完備的藝術館及音樂廳。此乃配合校園之美化而朝德育、美育兩項教育涵化。及至95年6月體育館完工,此館除具有最新的籃球、排球、羽球場外,並有大型典禮場所。第三波的硬體建設可說完成。這些更增體育、美育二項的教育。

在第三波提升硬體建設的同時,學校已著手規劃健全人格的三環五育軟體教育。三環者,專業、通識核心及課外輔導活動之三項課程也,而五育者乃是智、德、體、群、美五育也,以淡江硬體建設完成再配合軟體課程的強化,此健全完美的人格教育,其落實乃指日可待也。

◆會計系副教授 黃振豊

最初來到淡江時,師資貧乏,許多老師皆同時兼任行政工作,相當辛苦。直到第三波時期,教師們才有更多時間專注在學術研究。這兩段時期,學校都有大幅的成長。譬如:系院規模從6、7院擴充到10院以上;在管理上,過去著重於學生教學,到第三波時期,為提升學校競爭力,進而著重在教師研究及教學品質。

◆西語系系主任暨西藏研究中心主任 吳寬

外語學院在第二波時期仍在文學館教學,空間尚未充足,因此教師們需2至3人擠在同間研究室,一同研究,相當刻苦。圖書館尚未建立時,關於語言的書籍都擺放在文學館的頂樓,直到覺生紀念圖書館的建立,才解決了許多不便!記得西語系最早期的交換老師,為來自哥斯大黎加的教師Porpillo,攜家帶眷的他來台交換老師一年,長住在會文館,與系上教授交流密切,帶來許多國外文化思想,雖然當時已有許多神父修女等外籍老師在校教學,但此舉為西語系寫下全新扉頁。

◆經濟系教授 廖惠珠

民國78年到淡江教書,為博士生不多的年代,因此大學教授較少,當時若要開院務會議,幾乎全院的專任老師都會到齊,人數頂多為30、40位教師而已。第二波初期,研討會參與人數不多;第三波時期後,研討會或院務會議愈來愈多,參與人數及成效也逐漸提升,譬如今日的院務會議,已不比當年能全員到齊,各系僅有幾位老師能代表與會。此外,第二波時期引進全面品質管理,對於學術及教學品質上更加積極,當時老師們常需討論或撰寫系或院的未來發展,以提高系上或院上的成效。當時的產經系系主任梁文榮更以嚴格的方式帶動系上老師,使學術研究及論文上,都有大幅度的進展。

◆管理學院院長 王居卿

剛進入企管系時,全系教師僅逾10位,現今的師資人數是過去的好幾倍。民國83年覺生紀念圖書館尚未建設完畢,圖書分散於學校各個地區,雖然管理類的書籍在商管大樓一隅,但資訊不比現在齊全,因此資訊不足時,常需東奔西跑,到國家圖書館等地借閱。可惜,許多令人懷念的照片、文獻或是資料,都在10幾年前,商管大樓所發生的一場大火災中付之一炬!但也因火勢不斷蔓延,從11樓往下至8樓都有大小不同的災害,重創許多商管系辦公室,使商管系辦都移至商管展示廳長達4、5個月之久,也算是一件難忘的歷史。

◆資工系教授 王英宏

還記得唸研究所時,約民國79年,工學院成立「CAE電腦輔助工程」,統合所有工學院的電腦設備資源與採購,對擁有許多電腦器材的工學院來說,是一個很大的幫助。在我任教時,民國81年,新工學大樓還沒蓋起來,工學院只有工學館一棟,空間很小,我和3位老師就分散到驚聲大樓的一間研究室,而當年學校沒有冷氣,每個老師只發一台電風扇,所以那時我大多都待在工學館研究和準備教材。民國85年,新工學大樓蓋好後,空間擴大很多,才開始有自己的研究室,每個老師大概都可擁有3坪左右的個人空間,學校也開始加裝冷氣,從此之後,我就更常在研究室內閱讀書籍或備課,較能專心,也提升研究的品質。

◆企管系副教授 沈景茂

民國78年進入淡江服務,印象最深刻的莫非校園間重視上下倫理之風氣和全校齊一的向心力,記得當時學長學弟制文化相當濃厚,新進來的大一們,只要看到比他們大的學長姐都會點頭問好,學長姊對學弟妹也相當關心,只要接近期中和期末考前夕,都可看到學長姊為送ALL PASS糖穿梭於教室間之情景。當時沒有手機,同學之間聯絡都是靠親自拜訪或住宿家中電話,團體接觸機會多,互動融洽,感情濃厚,只要有舉辦迎新或是班級聚會,都是一呼百諾,16年前導師班舉辦環島一週畢業旅行,全班60人,就有40多個人參加,班級向心力非常強。

◆中文系教授 周彥文

圖書館總館尚未落成時,文學院6樓有一個專屬的文史哲圖書館,學生非常用功,圖書館內隨時充斥著滿滿的人潮,而我總喜歡到海事博物館看船看飛機,當時的飛機非常新,還可以進去駕駛座體驗當機長的感覺,我聽說當時在宮燈教室有隻專門咬短髮男生的大捲尾鳥,大家都對牠避之唯恐不及呢!當圖書館落成之時,桌角設置的網路線接口大為轟動,學生開始使用電腦查詢資料,遇到不會的問題馬上上網google,和當時我在70年代上課的情形很不一樣,由於資訊化的緣故,學生對資料的掌握和運用相當拿手,我覺得這就是時代演進的明顯變化。

NO.790 | 更新時間: 2010/09/27 | 點閱: 2961 | 下載:

  • 版權所有:淡江時報與媒體中心
  • 電話:02-26250584
  • 傳真:02-26214169
  • 建議使用 Chrome 瀏覽器
  • 個資相關問題請洽受理窗口,分機2799
  • 管理者:潘劭愷 / 建置單位:淡江大學資訊處
  • 更新日期:2025/1/3 下午 06:08:21
  • 線上人數: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