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報導 2010/03/01

外卡效應在淡江-課程所培訓全球視野的設計師

文�陳頤華、黃雅雯、江啟義、林姍亭

課程與教學研究所於2007年成立,前身為「課程與教學研究中心」,在歷任中心主任黃炳煌教授、陳伯璋教授、高熏芳教授等經過五年的經營下,先後完成教育部委託之「社會學習領域課程與教學深耕輔導計畫」、「發展國民教育輔導團視導與評鑑指標計畫」,肩負教育政策溝通與推動之重任,奠定課程所設立之基礎。

課程所所長游家政分析,一個完備的教育學院,必定具有課程與教育相關系所,作為教育研究之機構,該所雖是新興成立,卻顛覆其他學校對於教育學院以師資培育為重之觀念,拋開學校教育既有包袱,結合本校三化,以「全球化視野」做為特色,開拓「特色課程領域」,規劃「課程與領導專業」與「課程與教學專業」兩項主軸課程,培育課程與教學之領導、規劃、設計、實施與評鑑人才,以及跨領域之文教產業機構專業人才,藉由多元學術背景學生的加入,激盪出新文化,並透過在職教師的進修,將課程設計、改革專業、國際化等,帶回國中小基礎教育,正是課程所扮演之教育搖籃角色。

全球化視野的特色課程

課程所之「特色課程領域」以規劃全球化視野為最大特色,包含「全球化課程與教學專題」、「多元文化課程與教學」、「全球化與教育發展」及「課程比較研究」等相關國際化課程設計外,更邀請國外學者到校演講,如2008年邀請James G. Henderson談「轉型課程領導」,並規劃每年舉辦「弱勢學生課後扶助的國際研討會」,廣邀馬來西亞Datin Sharifahbte Mohd Nor、香港Bjorn Harald Nordtveit、大陸梁威、新加坡Trivina Kang等多位國際學者共同探討,提升多元文化及國際觀之實力。游家政表示,全球觀點在大學教育中已行之有年,但相較於中、小學之課程內容,仍缺乏規劃,因此該所希望藉由研究所的專業技能,國際化之課程設計向下紮根至小學,將帶動整體教育競爭力。

關懷全球弱勢教育

該所之核心價值定位於「弱勢關懷」,游家政認為,弱勢關懷是一個社會發展至某種程度時所產生的必要價值觀,不只我國,在全球都存在著各地的貧富經濟問題、文化落差及城鄉差距等,一般學校體系缺乏相關弱勢教育課程之規劃人才,而「大學」的研究專業將擔綱其社會責任,因此課程所鎖定此目標,自97學年起,舉辦「弱勢學生課程方案與有效教學學術研討會」、「弱勢學生課輔師資培育學術研討會」,在國內引起不少教育界之迴響,該所立足台灣後,更放眼亞洲,將於今年5月舉辦「弱勢學生學習扶助教育方案國際研討會」,邀請亞洲各界學者從全球關懷角度探討弱勢教育,大幅提升該所在教育界之能見度。

多元的文化課程與教學

游家政以「社會是一片很大的田」形容多元文化時代來臨,無論在補教界、文創產業、非營利組織、企業在職教育及成人終身教育等領域,還有很大片待開墾的闊土,相關文教產業還缺少專業課程設計與教育人才,因此別於他校相關系所,該所開設相關「多元文化課程與教學」,邀請國小校長、金融業、出版業等各領域專家,對於課程領導實踐、金融機制之發展、教科書研發與發行等相關多元文化,進行深入探討,使學生對於未來發展有不同於學校教育的廣闊選擇,並具備專業能力。

跨領域專長師資

該所師資具有跨領域之背景,課程教學融入社會、經濟、文化與科技,除了專業基礎課程發展之研究外,亦有自然領域課程教學、數位資訊教育、全球教育等專業師資,其中游家政曾擔任國家教育研究院之研發委員、行政院金管會金融教育課程發展諮詢委員;朱惠芳擔任教育部自然生態學習網指導老師、台北縣國民小學永續環境教育輔導小組委員等,具有各項學術服務工作實際經驗,具體呈現在教師科技能力之培訓、提升數位學習成效、協助中小學進行融入式課程設計,在基礎教育中扎根自然生態保育節能減碳等專業協助,積極協助學生對教育專業之成長、改進課程教育教學品質。其研究能量也有優秀表現,6位教師中有5位教師主持國科會專案,共獲得4百多萬的研究補助,研究主題包含「歷史教學與國家認同」、「國民中小學教科書評鑑之後設評鑑」及「『科技融入教學』線上影片案例在師資職前教育之應用與評估研究」等,大量融入各領域之研究,實踐多元發展之專業。

攀岩傳統凝聚向心力

課程所在學生教育上有菁英制的教育模式,每個月的第一週為「所務會議」,提供師生充分參與所務運作;第二週為校外實務專家演講,邀請各界專家學者,如佳音英語創辦人黃玉珮、國立編譯館館長藍順德、中國信託商業銀行副總經理黃淑芬,及台北縣崇德國小校長林文生等人,促進學生對實務界之了解,開拓經驗視野;第三、四週為師生論壇,分別由老師分享研究經驗、學生分享論文計畫,循序漸進地提供學生研究的方向,以確保專業品質的提升。該所雖然沒有實習之規定,但定期舉辦校外參訪活動,讓研究生能了解實際之課程規劃與教學。其中又以特色學校為重要觀摩對象,如以適性教育為特色的宜蘭縣人文中小學、以英語、法語、日語、西班牙語四國語言為教學特色的南投埔里普台中小學等,使學生實地學習、發展不同學習經驗。

此外,游家政帶領二年級研究生至觀音山攀岩的活動,已成為所上的特色傳統。攀岩活動會選在著手研究論文前進行,游家政表示,「藉由攀岩的辛苦,了解腳上的每一步都是基礎,穩紮穩打才能看見攻頂後的廣闊視野。」游家政希望透過過程中的挑戰,讓學生體驗論文撰寫的努力,將可帶來成就感。這項活動,不但在學生間口耳相傳,更帶動所上整體凝聚力,形成一個溫馨的小家庭。

未來展望

課程所除了培育學校專業教師外,還孕育了社會文教產業之人才。教育市場萎縮讓不少人不敢投入教育界,但游家政分析,各領域都需要課程與教學專業人才,才能達到專業技術的「教導、研究與傳承」,因此未來將導向跨領域的雙專業人才培育。無論藝術、商業管理、理工科技、醫療護理,都應增加其課程設計人力,不只侷限於「學校教育」,該所也希冀推動成人終身學習、老人教育之課程管理,將觸角拓展至不同專業發展上。為因應社會未來之潮流,該所除了推動教師本身跨領域的多元學習外,更希冀藉由吸收不同學術背景之學生,透過課程設計的專業學習後,回歸自己的領域作出研究與傳承之教學貢獻,以發展多元社會。

NO.777 | 更新時間: 2010/09/27 | 點閱: 2088 | 下載:

  • 版權所有:淡江時報與媒體中心
  • 電話:02-26250584
  • 傳真:02-26214169
  • 建議使用 Chrome 瀏覽器
  • 個資相關問題請洽受理窗口,分機2799
  • 管理者:潘劭愷 / 建置單位:淡江大學資訊處
  • 更新日期:2024/12/27 下午 08:04:56
  • 線上人數: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