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系國內外優秀校友請點選右下角"檔案下載"處
文�陳依萱、黃雅雯、潘桂君
引言
淡江歷史系為私立大專院校中,成立時間最為悠久的歷史系所,迄今已過四十餘寒暑,其以博雅教育基礎,打造東方人文藝術與西方社會科學的雙核心優勢為目標,其優秀的學術表現,展現在其出版的《淡江史學》學報,中央圖書館將其列為國際交換的國內學術期刊之一可見一斑。近來更配合社會脈絡,實踐「數位、國際、創意」與「文化創意產業」兩大領域,創造新產學合作機制。
系主任王樾
歷史系創立於民國55年,系初期以「台灣史」、「中國科技史」、「中國政教史」三者為主要教學方向,因時代變遷,大眾文化日益茁壯,漸以「中國社會史」、「應用史學」取代「中國政教史」及「中國科技史」,擴大社會參與層面,使課程有更多元的觸角,並以歷史為出發點回應現代趨勢,搭起史學與就業銜接的橋樑,訓練學生將史學運用於生活的能力。希望從歷史系出身的學子「心中有山水」,用寬闊的眼光看世界,在內心建立一座隨時供自己休憩的桃花源。
歷史系的課程設計,以具有專業深度與文化廣度的「博雅教育」為基礎,又兼顧學生興趣,其學分選修自由度高,使新趨勢脈絡與傳承歷史任務得以並行,培育專業史學人才。96學年度有67%的研究生考上博士班,97學年提升到100%。系上另設實體與數位化的台灣史研究室、海峽兩岸最具規模的酒文化研究室,常吸引外界學者前往研究,日本JET頻道旅遊節目也曾報導,它同時也是淡江來訪外賓經常指名參觀的景點。此外,歷史系積極籌辦歷史文物研究室,今年暑假將與砂拉越合作,在其首都貓城舉辦「中華玉器文化特展」,此為繼1949年後,國內唯一舉辦國際展覽的系所。在學術表現方面,系上每年出刊之《淡江史學》為國立中央圖書館列入國際交換的國內學術期刊之一,而歷史系專任教師發表專業期刊論文平均值為1.08,表現亦不俗。
課程規劃分基礎進階輔以實作
創系以來以「台灣史」、「中國社會文化史」、「應用史學」為主要特色,將課程結構由基礎、進階到專題分為「基礎課程」、「史學理論」、「台灣史」、「中國歷史」、「西洋歷史」五大領域,搭配講習、觀摩與實作,期望由通趨專,銜接研究所課程。大一以通識課程與通史為核心,如「中國通史」、「世界通史」每科一學年開8學分之多,使學生具備細讀、研究等堅實基礎。大二以斷代史與史學理論為核心,如「上古史」、「中國史學史」等,助其建構知識體系、加強思維訓練。大三、四年級學生性向清楚,選修則增多,分為專精歷史研究與實用歷史學二者,使理論與實用,皆適性發展。碩士則將專業課程分為「史料分類研析」、「史學基礎」、「歷史專題研究」三區塊,進而延伸到應用課程,除文學院開設「文化創意產業」、「文史影像數位化」兩課程外,另有「地方文物資源應用」、「地方文史資料編撰」等應用類課程。
歷史系在台灣史領域的教學研究深具特色,並有維護、調查古蹟之傳統,建立「台灣影像網站建置與歷史資訊系統(HIS)」拓展淡水學總體區域性研究,希望訓練學生結合理論與實作,使用科技方法儲存、典藏並應用文字圖像資料,培養對數位內容產業與數位典藏之認識,訓練實用專才。近一年半來,歷史系更新應用類課程,增設「史料數位化概論」、「史料數位化實作」、「台灣科技發展史」、「台灣海洋發展史」等科目。
在實作方面,除每學期與淡水古蹟博物館合作提供古蹟導覽解說員外,歷史系同學也可參加十三行博物館訓練古蹟解說員訓練,並另有田野調查、歷史影音錄製、地方志編撰、古蹟維護助理等實作機會,而課外講習、觀摩也包含史蹟參訪、論文發表、學術期刊編審等,田野調查為針對具備文化特色之地區,由教師帶領學生進行深入研究,95學年度4次,96學年度則進行1次,研究成果有二水鎮志、海洋生態保育、原住民文化遺跡等。95學年度由授課教師帶領校外參觀25次,96學年度19次,使同學實地印證、參觀古蹟文物,提高學習效果。為配合文創之產業發展,預計在99學年度開設「台灣地方文史導覽」、「台灣文化創意旅遊」二課程,讓同學以世界史觀解讀歷史材料,運用地方史地導覽之方法,創造文化創意旅遊,使之成為台灣在地生活的一部分。
提升視野的學術活動廣及產官界
95年歷史系分別舉辦大學部、碩士班學生論文發表會,希望藉此提升學術研究深度,強化競爭力,96、97學年度,由學生張志強、曾令毅發表學術期刊,分別榮獲「中國歷史學會李安獎學金」及「97年度中央圖書館台灣分館台灣研究獎助」。
歷史系重視國內外學術互動,以拓展學生視野,75學年度至95學年度已主辦「第二屆中外關係史國際演討會」、「世界華人科學史學研討會」等13場國際研討會,每次均集結學術會議論文,彙為專刊出版發行;而台灣史為歷史系發展之重點項目,至今舉辦四屆的「淡水學術研討會」,記錄與推銷淡水地區歷史人文,厚植本系淡水學的基礎,即為對台灣史發展策略之一。另外,更與武漢中南財經政法大學台灣研究所長期合作,主辦「第一屆兩岸台灣史研究研討會」便為一例,為提升會議研究成果永續使用,已計劃將論文集製成PDF檔,供各界參考。
歷史系同時重視產官學合作,如與淡水鎮「鎮民大學」合作開設「認識淡水」文化課程、95學年度與台北縣政府文化局合作「台北縣定古蹟淡水公司田溪橋遺跡調查研究及修復計畫」與教育部合作「宋代史料讀書會」。96、97學年度與國科會合作「宋代官員勳、爵制度探討」,97學年度歷史系由民間募款150萬,將由黃建淳教授主持台灣與砂拉越合作在其首都貓城舉辦「中華玉器文化特展」,為繼1949年後,國內唯一舉辦國際展覽的系所。
為傳布教學與研究成果,歷史系每學年出版一期《淡江史學》學報,至今發行20期,內容深具特色,自創刊號起即被國立中央圖書館列入國際交換的國內少數學術期刊之一,而在民國82年由學生自行發起整理系史活動,也擴大集結成《口述歷史:創系三十週年系慶專刊 》,甚受師生系友好評,近年重新整理為「網路第一版」,並補充影像資料,成為「網路第二版」,刊載於歷史系網頁。記錄歷史系與系友的回憶及成長。
課外活動有書韻也有酒文化
歷史系於課外舉辦「史記」、「台灣史」、「宋代史料」、「明代史」四個讀書會,其中史記讀書會自民國82年成立,由研究生或大學生以發表論文或導讀的方式進行,每年安排4至5次聚會,至97年已聚會132次,並獲教育部頒發全國優良讀書會書韻獎獎牌。
而由何永成教授設立「酒文化研究室」,館藏豐富,至今已有約八千件中外酒瓶,曾舉辦「台灣金馬暨大陸名酒展」、「寶瓶齋人物風華展」等多項大型展覽,並曾在台北新光三越信義新天地A8館與高雄市光榮碼頭等地舉辦個展,深受全台各大媒體注目,另架設中外名酒數位博物館網站,使酒文化得以與世界接軌。而由林呈蓉教授成立的「台灣史研究室」藏書兩千冊,亦成為歷史系所研究交流不可或缺的重要空間,近來歷史系希望配合「中國藝術史」、「中國玉器研究史」課程,計劃成立「玉文化研究室」。
校友憶當年
學風樸實讀書風氣佳
國史館修纂處處長簡笙篁
我是淡江歷史系第二屆的學生,當時創辦人張建邦博士剛自國外回校,也帶回西方新觀點,雖然系上教師不多,但教學都十分認真負責。那時淡江學風樸實,學生外務少,常有讀書會、座談會等活動,讀書風氣好。在學習歷史的過程中,尋求事件發生的原因、經過與結果,發現人的活動有脈絡可循,相似的事件會一再重演,若能從中吸取經驗,便可鑑往知來、溫故知新。在淡江研讀的這幾年,我發現歷史對未來有照明作用,不只歷史系學生,每個人都要知道歷史,因為創新也須歷史的啟發,不清楚過去,怎知未來要走的路呢?歷史系學生要比別人多些邏輯歸納的能力,支解事件發生成因,對社會了解更多,看得更透澈。大學是基礎與專業間的橋樑,我曾在淡江兼課,深覺這幾年學生外務變得越來越繁忙,不過既是學生,就該以讀書為本位,不要什麼都想參與而最後成為半吊子,學習聆聽與表達,嘗試專精專業,將會更有收穫。
參透歷史知識轉化為人生經驗
格林國際圖書總編輯戴月芳
畢業27年,印象最深的就是校園傍晚的夕陽美景!當時教史集導讀的姚秀彥教授,對我影響深遠,她講課言簡意賅深入淺出,如一部行動歷史百科全書,使我了解,不能單把歷史當作文字資料去記憶,須深入了解,並由人性的角度參透其中道理,把書本的知識轉化為人生經驗,運用到待人接物上。當時歷史系舉辦前任國防部副部長葛敦華將軍演講也令人難忘,題目為「從中國詩詞認識天文知識」,這是很有趣且特殊的連結,我認為聽演講不僅是聽講者敘述的內容,講者立定講題的用意與生活觀念也很重要,不僅要吸收知識,也要將它融會貫通。
淡江學生相當聰明,但要在學問上多鑽研,善用學校資源,最好訂立一個目標要求自己實踐,以增加自信心,有實習、展覽等表現機會,就要努力爭取。出社會後,靠的是能力而非學歷,在校期間要了解自己的性向與志向,不好高騖遠也別妄自菲薄,訓練自己成為一個能與社會整合的人才。
走遍台灣使歷史活靈活現
郭元益教育基金會執行長吳玉嬌
猶記念歷史系時,奠定台灣史基礎的導師周宗賢。周老師時常以幽默的方式教導我們研讀歷史的方法,將死板的歷史資料教得活靈活現。此外,老師還會帶領我們走遍台灣各個角落,實地探索各地的人文歷史,如:澎湖、台南、金門、新竹等地都是我們曾經走過的足跡。老師是以當地的人文史蹟,如古厝、古道等做為實地教材,解說其背後的故事背景、緣由及價值。其中最令我難忘的是前往澎湖。那是我第一次搭船離開台灣,格外興奮,而史料在眼前呈現,亦增強同學的求知慾,引發思古幽情,學習的成效更是事半功倍。
與人的互動亦為歷史運作的一部份,在求學期間,除結交了知心同學外,與導師的互動亦十分頻繁,在課業或是生活方面,帶給我不少幫助。念歷史系後,使我對人事物產生極高的敏銳度,做事方式亦懂得以條理分明的方式處理,因此許多事物總能得心應手,其時效性及精準度皆能掌握得當。此外,求學時我亦學會以速寫的方式做筆記,將初學的新事物記在本子上,將多元的資訊融會貫通,使我做事更有條理,成效更高,這項從大學便一直延續到現在的習慣,也讓我現在對於文案的處理更加得心應手。
行萬里路如讀萬卷書
中研院人社研究中心博士培育計畫員李其霖
當時最喜歡的課是周宗賢老師教授的台灣史,由於淡水的地理位置,研究資源豐富,老師除了帶學生到處走訪,由於對古蹟研究深入也常講解書中學不到的知識。此外,系上有固定的史記讀書會、史蹟社,亦是由周賢老師擔任指導老師,一學期有數次的古蹟巡訪,我即是在當時學習如何導覽介紹具有歷史意義的建築。另一位張素玢老師,教導我們如何從事田野調查、寫地方誌。在實地走訪的過程中,學習待人接物,從訪談中學習應對進退,結交朋友。這對一位大學生來說,不僅開拓眼界,也是提早與社會有所接觸。這對我日後在台中縣,撰寫地方誌《神岡鄉誌》有莫大的幫助。也了解,與其在課堂上從書本中學習,不如親自前往當地感受氛圍,更具臨場感。憶起大學時,經常到圖書館閱讀不同種類的書籍,淡江圖書資源豐富,鼓勵學弟妹們多涉獵各方書籍,大學時找到自己的興趣,增強自己的外語能力,不僅可以瞭解更多外語史料,具有多元的視野及觀點,對日後從事研究,更是如虎添翼、暢行無阻。
打破框架活化歷史
勤益科技大學文化創意事業系助理教授盛業信
想起當年考大學時,因緣際會認識許多淡江的學長姊們,他們訴說著大學生活及學風自由的情形,使我對淡江產生憧憬,於是將淡江列為第一志願。進入淡江歷史系後打破對歷史的框架,發現研讀歷史不應有所桎梏,歷史可藉由任何形式表達其概念,而非一般對歷史系死氣沉沉的刻板印象。
奠定我史學觀念的是劉世安教授,他引導我思考歷史的意涵,啟發我對歷史的概念,也因為他的提攜及鼓勵,使我於大一時便計劃前往法國巴黎社會高等學院進修,在大學四年除了專精於專業領域外,對於外文方面亦做最充裕的準備。大二時的導師唐耀宗,為教導我們史學導論的教授,教授的授課方式並非照本宣科,而是要求學生自我命題,進行分組報告,還記得當年正逢北淡鐵路停駛,我便以此為題做專題報導。當時為了探勘北淡鐵路的歷史沿革,亦實地走訪,使我體悟歷史是「活」的概念。從事研究工作多年,我認為不管是對於歷史或是其他科目的研讀,都要以「玩」的方式進行研究,才能活化生硬的知識,充實專業領域。
外國思潮開拓視野實地導覽累積走訪經驗
中研院史語所副研究員邱仲麟
高中起我就喜歡歷史,民國72年進入淡江,系主任為李齊芳老師,當時聘了許多博士學位或外國留學回來的教師,帶來很多新思潮或是知識。系上課程豐富,斷代史每個朝代都開課,國別史也開了如俄國史、日本史、美國史等等。剛從英國回來的陳炯彰老師,教授英國史與中古史,在課堂上補充新的課外知識,開拓學生視野。另外,系上兼任的雷家驥老師,非常嚴格,他所開的中國史學史,對寫報告的要求極高,但逐漸跟上腳步後,加上自我要求,在課程上的收穫格外豐碩。另外,我也參加「史蹟社」擔任副社長,當時指導老師為周宗賢,常常帶我們各處走訪,為我們講解導覽古蹟文物,教導我們拓印碑石,平均一個學期有3至4次的參訪。對我來說,在大學時期能有此經驗,有助於實際經驗的累積,相當難得。另外學歷史的同時,語文能力也非常重要這得靠閱讀累積,不管以後是否從事研究工作,都應強化自己的語言能力,增強學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