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王學寧專訪】從2004年開始接下蘭陽校園主任的林志鴻,2007年12月22日代表學校接受內政部頒發綠建築標章及綠建築榮譽獎,再次見證蘭陽校園成立以來的另一傲人里程碑。林志鴻表示,蘭陽校園的整體規劃均依綠建築相關規定而設計,2006年興建竣工以來,不但為地球環保盡心,也利用環境教育,培養學生宏觀思維及面對問題、解決問題的責任感。
談到蘭陽校園的營建工程,林志鴻表示:「儘量避免不必要的破壞或加入過度人工化的設施、減少能源使用量,並與自然生態相結合等是蘭陽校園綠建築的規劃目標,更令人高興的是,不但如期完成相關建設,還呈現了許多原本藍圖沒有的項目,如增長建築物外的遮陽裝置及增設國際會議廳前廊道上方的百葉等,讓整個綠建築工程的內容更加豐富。」
林志鴻接著說:「雖然在內政部公布的九項綠建築指標中,本校未全數通過,但在綠化量、日常節能、水資源及垃圾污水改善四項指標中,皆超出標準值,表現出色。」而2007年植樹節,蘭陽校園向林務局申請苗木,種下數千棵台灣原生樹種,推動植樹、造林,林志鴻表示,未來仍將繼續申請苗木,期望增加綠化面積並保持本土植物之生存優勢。
蘭陽校園成立並開始使用已經2年多,而綠建築及環保意識在校園裡確實產生實質效益,不但利用污水處理廠回收水及雨水澆灌花木,感應式的水龍頭及省水器具,也減少了自來水使用量。節能方面則利用太陽能電熱水器及太陽能發電系統,減少用電量。林志鴻說:「對學生而言,也多了層節約能源的教育意義。」蘭陽校園廣大的綠地面積,不僅創造良好的生物環境,改善空氣品質,地處多雨的蘭陽也能幫助大雨時排水的速度。廚餘消滅機則是另一項將環保落實生活的證據,將剩菜剩飯分解轉為堆肥,作為植栽的養分,除了減少垃圾量,也適當的利用廚餘幫助植物健康成長。
林志鴻回憶實踐綠建築的過程,他說:「當然也遇到一些挑戰,如審查委員對於部分設置要求嚴格,所以必須修改設計,以達到標準。此外,學生離開教室時,電燈、空調隨手關閉的習慣尚未全數養成,冷氣設定於攝氏26~28度及宿舍垃圾分類等需再加強。」為了讓綠色生活更加落實,宣導節能省電的標語及海報隨處可見。林志鴻表示:「我們將綠建築宗旨、概念及執行的宣導作為ISO14001教育訓練中的一環,加強生活教育,期待全體師生養成隨手做環保的好習慣。」
蘭陽校園尚未達到的三項指標為二氧化碳減量、廢棄物減量及生物多樣性指標。林志鴻說:「蘭陽校園未來建築工程除了保持已達的六項指標,也會盡力達成其他三項指標,採用合理簡樸的設計、減低施工產生的廢棄物,多保存及創造自然生態環境等。」對於淡水校園及台北校園的建築,林志鴻建議,日後所有新建築物都應朝綠建築的精神規劃,如:路燈照明可採LED路燈及太陽能發電、污水也不應浪費,可處理後回收再利用,減少水資源的使用。
身處全球暖化的時代,林志鴻呼籲全校師生應從日常生活中維護環境,他說:「一起過低碳生活來抗暖化,電腦應減少待機狀態,多搭乘大眾運輸系統,汽車暫停別忘了熄火、定期檢查輪胎及淨空後車廂則可提升汽油效率等。」另外,林志鴻補充,多種植物也是吸收二氧化碳的好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