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刊 2006/09/11

淡海同舟40年特刊:夢想造就一切 在傳承中創新

編者按:95學年社團負責人研習會--「淡海同舟」,於8月28日在蘭陽校園建邦國際會議廳舉辦始業式,創辦人張建邦博士特地出席,勉勵各社團負責人,本報特刊載創辦人的致詞全文,期使同學們能了解領導社團的重要性。

校長、副校長、蘭陽校園的林主任、學務長、總教官以及各位老師、同學大家好:

我前幾天特別看了「淡江文化」小冊介紹淡海同舟,本校從1966年開始有「淡海同舟」活動的舉辦,到今年剛好四十年。在我當校長的二十二年中,大部份淡海同舟的活動都是到金山活動中心舉辦,後來淡江各方面的設備也都完善了,就回到淡江舉行。

原本今年的淡海同舟全程安排在蘭陽校園,但是因為宿舍整修問題無法順利達成,明年將再列入考慮。另外,我們擁有四十年的經驗,可以藉此與外校多交流,也可為學校宣傳。我們擁有體育館、克難坡、五虎坡、文錙藝術中心、學生活動中心,都可以讓其他大學的社團負責人來觀摩。

剛才我問了參與淡海同舟的學員,才發現大部份的人都沒有來過蘭陽校園。所以我要把講台前面的帷幕拉開,這樣就可以看到蘭陽平原。我們校園大約在300公尺到400公尺的高海拔,從這裡看出去,就可以看到蘭陽平原跟龜山島。有時候蘭陽天氣不好,龜山島不像今天那麼清楚,所以龜山島的能見度就成了這裡氣候好壞的標準。

蘭陽校園因為是新校區,擁有嶄新的設備,我們也因為有新的校園而有新的想法,未來將融藝術入校園。今年我們要請很多藝術家來,預備在校慶時舉辦「蘭陽之美」畫會,然後和去年的「淡江之美」結合,發展淡江的美育。

校園興建不容易,十七年前就開始規劃蘭陽校園,當時沒有路,只有一個高爾夫球場。開始規劃後,遇到很多困難,直到雪山隧道的通車才克服了最大問題--交通障礙。早年我住在羅東,我父親要到淡江中學唸書,七十幾年前,什麼都沒有,走草嶺古道三天,才能到學校,可見當時求學多麼不容易。我們現在留學是到美國或者是歐洲、日本,而當時他們是到淡水。後來日本人建了鐵道才有火車,我唸小學的時候,喜歡看著火車,想著它來自台北,便做著去台北的夢。到海邊看到太平洋,對它丟石頭。老師說,彼岸就是美國,那時我又興起了到美國的夢想。1950年,我到美國唸書的時候,飛了好幾天,一下飛機,我就跑到海邊,拿個石頭往海裡丟,心想:「啊!終於到了美國!」這次我從太平洋另一邊丟石頭,表示我終於過了太平洋,實現了這個夢想。

所以人要先有夢想,形成理想,然後才能實現。你們現在每個社團負責人最重要的是有社團的理想、自己的夢想。夢想可以很大,但理想你要去做、去實現,不管多久,只要你做到了,那份實現夢想的開心是無法言喻的!我昨天晚上在DISCOVERY頻道看到雪山隧道的影片,花了幾百、上千億的預算,從1989年開挖到今年6月才通車,途中遇到崩山、機器損壞、水太多等種種問題,但是終究完成了!由此可見,先人完成他們的夢想,造就你們現在所見的一切,這是多麼不容易!

做為一個社團的負責人,你或許會覺得一個小小的社團有什麼了不起?小社團能做好也是不簡單啊!要每個團員都能夠合作、和諧,經費少而能做得很好,就需要一個好的領導。上課學到的資訊是對你的專業以及人格的培養,資訊集合成知識,再變成智慧,這些靠教科書就可以培養得出來。但是社團領導的人際關係,是一個很大的學問,因為這是個群體的社會,譬如雪山隧道工程困難,也是靠人去克服,共同將打通隧道的這個夢想達成。

今天我準備給大家看的淡江時報,上面寫著「雪山隧道通樂」,現在只要三十分鐘就可從台北到宜蘭,這是讓你們了解工程不簡單。我還有一個觀念要給各位,當事情沒有跟自身聯結有關係,就會沒感情,沒認同,就會沒感覺。人生如果沒有這種感覺,那你到哪裡都不會好玩,也無法有大成就。就像沒有生活在北部的人無法理解雪山隧道的意義一樣,這種愛學校,愛鄉土的教育才是我們最重要的教育。

現在到蘭陽校園所需時間大幅縮減,就像到美國已經方便許多一樣,可見世界有許多的觀念、想法都在變,所以你們在淡江就要有這種通權達變的觀念。我特別跟我們學務長說,在這一年內,台北、淡水兩個校園的社團至少每年都要去蘭陽校園辦一次活動。蘭陽第1年就有8個社團,已經很不錯了!台北校園的禮堂目前也在整修,未來也可以運用;淡水、台北、蘭陽、網路四個校園都是你們的校園,希望大家發揮創意去整合。我特別選了兩期有關新生跟蘭陽的淡江時報給大家,就是要你們把認同感帶回去給你們的社員。

今年五虎碑在五虎坡建立,我寫了一篇「五虎崗傳奇」來說明淡江的發展。蘭陽校園的建立是淡江的第四波,已經進步到不是以前那個走草嶺古道的時代可以比擬。我們現在一定要注重軟體的革新、教學的改革以及學校規章及制度的重整,加以配合,並要如1980年代注重品質,而學校組織也要有所革新。2000年代重視的是SPEED(速度),使用網路,就是講求速度效率的表現。在廿一世紀的現在,品質要跟速度相結合,各位到宜蘭來就能感受到速度的重要。所以今天我特別勉勵我們的老師、同學,希望在學業上以及領導上能有好的表現。謝謝!

NO.651 | 更新時間: 2011/07/28 | 點閱: 1501 | 下載:

  • 版權所有:淡江時報與媒體中心
  • 電話:02-26250584
  • 傳真:02-26214169
  • 建議使用 Chrome 瀏覽器
  • 個資相關問題請洽受理窗口,分機2799
  • 管理者:潘劭愷 / 建置單位:淡江大學資訊處
  • 更新日期:2024/12/27 下午 08:04:56
  • 線上人數: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