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2004/04/06

論文獲2004年未來學國際研討會青睞
陳瑞貴建構未來 二十年不遺餘力

【記者曹瑜倢專訪】走進未來學研究所副教授陳瑞貴的研究室,他正忙於處理2004年未來學國際研討會的相關事宜,身為美國世界未來學學會專家終身會員,今年他的論文「宗教型非營利組織的全球策略」獲得該大會接受,並將於會中發表,陳瑞貴謙虛的表示:「我覺得這是一份榮幸,也可以讓在場與會的人士,一起分享淡江大學研究未來學的成就。」

陳瑞貴在淡江求學期間,讀的是德文系、歐研所,和未來學似乎沒有相關,但在二十八年前他首次接觸到未來學是唸研究所時,他有機會翻譯到未來學的文章,那些大多是美國未來學學會(WFS)出版的Futurist月刊,當他看到這些作品時,大感震驚,裡面提到相當多對於未來負責的觀念,例如:「我們今天所使用的是借自於子孫,所以我們不能做出子孫所不能更改的錯誤」、「我們都習慣以為現在的原因是存在於過去,但是,在一種真實意義上,現在是存在於未來」。很多人認為未來是遙不可及,也可說是很玄的事情,但陳瑞貴說:「我們都要過完過剩的生命,而把握當下,其實就是在建構未來。」

在陳瑞貴的心中,他很感謝啟蒙老師猁猁創辦人張建邦博士,在他研究未來學的路上,給他很多建議及指教。未來學是創辦人25年前引進台灣,那個時候台灣的未來學還沒有很發達,當時擔任明日世界總編輯的他,與創辦人談到許多有關未來的變遷,身為國內第一位未來學教授的張創辦人,便開始出版、翻譯有關未來學的著作,從教育著手開設「未來學」課程,培育具有未來觀的知識青年。在推廣未來學初期,他們受到很多質疑,更有人說陳瑞貴「不務正業」,但由於創辦人給他信心,且堅持理念,甚至每年全額支付學生出國參加未來學國際研討會的費用,這樣用心的推廣下,使他在未來學這個領域裡埋首將近四分之一世紀。

在本校,未來學是必修的核心課程,陳瑞貴所開的未來宗教文化與價值、未來學名著選讀、社會未來、經濟未來等課程都相當受到歡迎,每堂課都一定有人排隊等加簽,對於這種盛況,他之前就遇過:「大約是在九年多前吧,初選人數曾經高達550人,後來加退選時,人數激增到720人,所以拆成兩班上課,教室就是現在的文錙音樂廳。」對於這麼多學生,他也有自己的管理辦法,就是在學期初時請同學們簽名,一直到學期末簽名的方式都要一樣,就像簽信用卡一樣,只要三次不到,他一定死當學生,雖然他的規定嚴格,但大家還是趨之若鶩的要來上他的課,決策四劉庭妤說:「當初我們同學六位都相約好要選老師的課,因為老師的上課內容太有趣了!」

在陳瑞貴的心裡,與學生相識是一種難得的緣份,他認為學習知識是學生的本份,但成績高低並不是學生唯一的收穫,他在意的是學生們上課吸收多少內容,而且他喜歡同學們踴躍發言,他笑著說:「這對於我是一種肯定,表示學生上課有收穫!」上學期的教學評鑑中,在公行系與財務系開設的譗社會未來豃分別得到全校第一和第四名,對於這麼學生給予這麼高的肯定,他覺得自己有用心在經營師生間的感情,及他秉持著「讓人滿足、喜悅」的心,去教導學生,陳瑞貴的教學理念是「誠心、盡心與無我心」,他願意全力以赴的為同學幫忙,無論是功課、生涯或是心靈層次上的,而無我心便是設身處地的為學生們著想。

他很喜歡一段禪偈:「觀身觀心觀自在,難捨能捨大般若」,因為能「捨」反而「得」的更豐碩。陳瑞貴說:「人生最快樂的,莫過於讓周圍的每個人感到喜悅。」他很重視「緣」,把每天所接觸到的人事物都視為一種難得的緣分,在淡江一待就快三十年,他常說自己是還沒畢業的淡江人,二十八年前能有幸接觸未來學,二十三年前能隨著創辦人張建邦博士研究未來學,這些都是善緣,讓他全力以赴的去做。

待人誠懇的陳瑞貴,在面對未來學研究、教學及與學生相處時,都自認為是位「僕人」,因為他要盡心、謹慎、完全地服務譗主人豃,在他身邊的人、事、環境都是他的主人,為他們付出,陳瑞貴甘願做,歡喜付出,也因此他從不曾想過要任何的回饋,因為回饋的期待是很痛苦的,但反之,則能帶給他喜悅,他就是用這麼簡單的想法過日子,也因此帶給周邊的人快樂。

NO.568 | 更新時間: 2010/09/27 | 點閱: 1218 | 下載:

  • 版權所有:淡江時報與媒體中心
  • 電話:02-26250584
  • 傳真:02-26214169
  • 建議使用 Chrome 瀏覽器
  • 個資相關問題請洽受理窗口,分機2799
  • 管理者:潘劭愷 / 建置單位:淡江大學資訊處
  • 更新日期:2025/1/7 下午 04:50:42
  • 線上人數: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