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屆五虎崗文學獎在初春的暖陽中截止收件了,面對喧囂的世事,這個淡江行之有年的文學饗宴似乎顯得寂寥與冷清。每年參賽作品數目的逐次減少,似乎說明了同學對於這個純文藝性質活動的興趣,也在逐年冷淡當中。試想如果今天舉辦的是全校電玩大賽、撞球大賽、制服舞會、大胃王……等活動,參與的同學一定比較踴躍吧!
文學在大學校園中真的式微了嗎?
我不知道現在的大學生每學期讀幾部文學作品;每個月手機的通話費多呢?還是購買文學作品的預算多呢?每週上網的時間會不會超過閱讀文學的時間;如果打開報紙,是否曾翻到副刊稍加閱讀?日前,暨南大學的李家同教授以三十個問題探討當今大學生的人文素養,結果不免讓人有些失望與憂心。
大學生是未來社會的菁英份子,除了開創自我人生,更負有引領社會風氣走向、決定價值與創造文化的使命,因此大學生不應自限於「專家」的追尋,而要有博雅生命的抱負;同時不應屈從於庸俗的社會潮流,而要對流行文化或通俗娛樂有更多理性的反省與批判。而文學,就是博雅教育一個重要的環節,也是能提供我們對於世事深省的一個證例。文學並不是文學院學生每天閉門苦讀的死硬教材,而是古今心靈的印證交會之處,試想,人生除了物質的滿足,終日所需面對的,不就是七情六慾的糾葛、生老病死的牽掛、得失的價值、存在的意義、誘惑與操守的對立、利己與利他的抉擇……。這些問題,並不是奈米科技或超導體所能解決的,但倘若在生命裡沒有一個明確的答案,那麼一生終將無所適從,即使擁有了再多的財富,也只是走向虛空而已。文學所探討的也就是這些議題,雖然我們不能從某一本書裡得到什麼確切的答案,但至少它能提醒我們這些問題的存在與重大,並幫助我們思考,或引以為鑑。
寫作也不限於是文學院學生的專利,像當今的暢銷小說家王文華是MBA,寫《讓高牆倒下吧》的李家同是電機系的教授,《聯合文學》的總編輯許悔之當初是唸化工的,侯文詠則是醫生。重要的是無論他們所學為何,但他們都能夠對外在環境與自我生命有所體察,進而用生動的文字表現出來。在過去,淡江校園的讀書寫作風氣極盛,當今文壇上,像蔡素芬、黃錦樹、龔鵬程、劉叔慧、朱天文等校友,都在文學創作上有很好的成績,這樣的傳統與海山遙望的自然環境,成就了淡江大學這樣一個適合讀書、沉思與寫作的好地方。
故此,從同學對五虎崗文學獎的冷淡反應,我們不免有一些擔憂,大學生對文學的疏離是否意味著缺少對於人情世態的反省,或是在語言表達能力上有所不足,或者,除了學業外只對吃喝玩樂這些不花腦筋的事有興趣,文學畢竟是太嚴肅的活動,不足以吸引活潑的時代青年。倘若真是如此,我們所該做的,也許不只是去加強宣傳活動內容、提高獎金等枝節問題,而是應該重新教導學生體認「大學」的意義,全面地推廣校園的讀書風氣,如舉辦各種文藝性的讀書會、邀請作家或藝術工作者演說、訪談等,並且培養學生對於人文世界的思考與探索的興趣與能力,如此,我們的學生,方能真正地成為一個新時代的知識份子,領導社會的菁英,而不只是一個技術性質的專門家而已。
NO.564
| 更新時間: 2010/09/27
| 點閱: 1330
|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