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鄭佩維淡水校園報導】教師教學發展中心4月9日中午12時,在I601舉辦教學實踐研究計畫講座,邀請國立臺北科技大學資訊與財金管理學系教授兼副教務長王貞淑,以「教學變革奇幻之旅:從理論到實踐的探索與反思」為題,與在座20位教師分享自身參與教學實踐研究計畫經驗,及作為評審時所著重的審查要點。
首先王貞淑以評審角度分享審查要點,強調「切勿拿過去參與過的計畫一字不漏的申請」,因為審查時都會調閱歷年申請計畫進行評比,她也建議教師們若毫無頭緒,可參考歷年的計畫案,給自己一點靈感。其次提到,「多元評量」是通過計畫案的必要項目,因為評審們都會希望了解申請計畫如何衡量學習成效。除學生成績與質性問卷外,教師們也可以收集學生不同面向表現,以更多元的創意方式呈現學習成效。
接著,王貞淑以110年通過並獲選亮點計畫的《學而優則教,透過教案設計培養數據分析之核心資訊素養》為例,認為評量學生學習成效,從教案的設計可窺見,「學生設計的教案要有邏輯性,吸收資訊內化後教授給其它人,就表示其已經能夠掌握該知識。」該計畫在每週課程中,都會講述大數據相關知識,接著將學生組隊並分配教案主題,須依此概念設計,最後在期末舉辦一場工作坊,邀請全國中學教師參與,並讓修課學生依照其設計教案,上台進行大數據相關知識教學。撰寫計畫的過程中,王貞淑考量三步驟,其一是將問題意識寫成故事讓評審產生共鳴;其次是思考問題是否在教學現場中發現;最後則是在計畫行動前,讓學生簽署知情同意書且準備詳細的授課計畫書,並在期末工作坊時,召集30位歷年研究生擔任助教,同時邀請其他大學教師與軟體工程師輔助學生順利教學,最後收集學生修課回饋。
王貞淑最後提醒,教學實踐研究專注在教學現場的相關問題,可以從教學翻轉或學習成果中找到切入點,「撰寫計畫最重要的是說明現狀,先問自己是否清楚陳述目的?目標是否可行?有無找到該領域的重要問題?這些都是可以思考的方向。」至於實踐部分,則是要思考如何解決問題,如研究方法是否適當、是否整合相關資源並充分掌握既有文獻,好讓過程順利進行。「不過執行計畫時,也須考量課程、學生與校方三大面向的問題,最終撰寫研究成果時,更要回想是否達到目的,或增加哪些知識,都要逐一書寫。」
本報導連結
#SDG4優質教育
NO.1181 A
| 更新時間: 2024/04/15
| 點閱: 557
|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