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要聞 2023/12/17

淡江臺大再攜手 《迴望》樂舞共創礦工故事

【記者林曉薇猴硐報導】為了紀錄猴硐礦工們昔日的辛苦與光榮,教務處通識與核心課程中心12月10日下午2時30分,在猴硐煤礦博物園區瑞三整煤廠三樓,舉辦「淡江x臺大樂舞共創x猴硐礦工文史館:專業知能服務學習舞樂跨校跨域共創課程合作成果展演—《迴望》」,由本校專業知能服務學習課程「身體語言與環境探索」與臺大學生合作,運用肢體語言及音樂呈現。

學術副校長許輝煌讚許學生,只用幾個月的時間就結合了舞蹈跟音樂的創作來紀念猴硐的礦工,接著提到一百多年前臺灣也曾有開採黃金的熱潮,佔據產業發展史的重要一頁,應該被紀錄也值得被傳誦,並感謝觀眾們的到場支持。指導教師本校通核中心助理教授吳文琪,感謝可以透過再次的跨校合作,重新詮釋礦工爺爺奶奶們的生命故事;臺大創新設計學院助理教授蔡佳芬表示,以前的礦工們除了工作,還會面臨各種悲歡離合,看到學生們願意投入自己的時間為他們進行創作與表演,這種精神讓她深受感動。

吳文琪說明,《迴望》是本校與臺大第二次跨校跨域合作課程的成果發表,服務對象依然是猴硐礦工文史館。不僅有新學生的加入,去年深受感動的學生們也回歸表演。此次創作中,學生們對於女礦工的生命故事和議題多有感觸,多著墨於此;臺大學生則打破了樂與舞的分工,加入了舞蹈演出。

表演共分五幕,第一幕為〈家〉,結合歌曲與舞蹈,娓娓道出將礦工們的家庭故事。內容述一個礦工家庭,從相識至相愛,誕下新生命的艱辛至小孩長大,最後因肺病死亡到回憶的傳承,道出礦工的愛情與親情。第二幕為〈天外來客〉,以舞蹈描繪礦工日常。以前的礦工們早起工作,下班後放鬆狂歡,隔天工作時卻遭遇礦災的過程。一個來自現代的年輕人闖入他們的派對並跟隨他們入坑,但在發生礦難時卻回到了自己的世界,讓他無法忘懷,到處訴說礦工們的故事,讓礦工們了解自己對城市的貢獻,以自己的工作為榮。第三幕為〈憶往〉,運用身體動作,演繹出礦工們在1979年的某日處在礦坑深處的心路歷程,懷念礦工們的辛勞。第四幕為〈盼〉,訴說男女礦工受到不平等的待遇,讓女礦工採礦的紀錄被遺忘在歷史洪流,藉由表演演繹出礦工身為煤碳與地面的銜接,希望文史館能夠永存。第五幕為〈走馬燈〉,演繹著礦工們面對生活的壓抑及掙扎,透過表演濃縮他們採礦的點點滴滴,用生命進入礦坑的故事。

參與演出的日文二江靜瑀分享,準備的時間很緊湊,樂舞雙方需要一直互相協調。一起表演的同學是上學期修同一門課認識的,因為友情關係答應回鍋再一起表演,演出時非常感動有點想哭,希望緣分不會就此結束。第一次參與演出的資工三潭銘祖表示,參與這種大型表演完全不會感到緊張而是興奮。尤其對幾乎沒跳過舞的他來說,把努力了很久的東西完美呈現出來,真的很有成就感,他感謝這群認真的伙伴,沒有學分還能努力演出不敷衍。臺大獸醫五郭芷安對這樣的體驗感到開心,她負責音樂創作,這是第一次與其他人共同寫出別人的故事,須從各種不同的角度去檢視內容,最後才疊加出這部關於礦工們快被遺忘的歷史作品。觀眾財金四吳瑞珍表示,原先沒有預期演出如此精彩,其中對〈盼〉的印象尤為深刻,她們由一名女組員負責歌唱的部分,再由其他組員以舞蹈展現礦工的艱苦與辛勞,整體呈現相當不錯。

本報導連結 #SDG3良好健康和福祉 #SDG4優質教育 #SDG5性別平等 #SDG11永續城市與社區 #SDG17夥伴關係

NO.1175 B | 更新時間: 2023/12/17 | 點閱: 1999 | 下載:

  • 版權所有:淡江時報與媒體中心
  • 電話:02-26250584
  • 傳真:02-26214169
  • 建議使用 Chrome 瀏覽器
  • 個資相關問題請洽受理窗口,分機2799
  • 管理者:潘劭愷 / 建置單位:淡江大學資訊處
  • 更新日期:2024/12/27 下午 08:04:56
  • 線上人數: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