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林庭安淡水校園報導】文錙藝術中心11月29日晚上7 時,在文錙音樂廳舉辦「繽紛前衛.藍調逍遙:顏華容鋼琴解說音樂會」,邀請實踐大學音樂系副教授顏華容演出,她曾在1997年以多項優異成績,獲俄羅斯國立莫斯科柴可夫斯基紀念音樂學院鋼琴演奏博士,為莫斯科音樂學院第一位獲頒該學位的臺灣人,更是鋼琴界少數擁有廣闊曲目、紮實彈奏能力的音樂家。
本次音樂會採先解說後演奏的方式,讓觀眾先認識鋼琴家曲目風格形成的歷史背景、脈絡,再聆聽樂曲。顏華容首先介紹拉赫瑪尼洛夫《音畫練習曲》作品33第4、6首;作品39第1、4、6首「小紅帽」,為19世紀晚期的鋼琴炫技曲目,風格強烈且急促,曲目創作融合東正教儀式。彈奏時彷彿能聽到各式各樣的鐘聲:低音的鐘聲讓節奏感變慢,高音的鐘聲則帶有清脆的節奏感,透過不同頻率鐘聲與其他旋律的巧妙搭配,展現當時人們對東正教的熱情與敬畏。
蓋希文〈藍色狂想曲〉則是長達15分鐘的樂曲,作者將當時流行於中下階層的爵士樂融合古典音樂,彈奏中充滿有別於古典音樂的節奏感,及爵士音樂的和聲,像是在傍晚慵懶地走在紐約街頭。斯特拉汶斯基《彼德洛希卡三章》為芭蕾舞劇,分為「狂歡節的市集」、「彼德洛希卡三章」、「摩爾人的房間」、「狂歡節的市集—近黃昏」4景、15段音樂,顏華容在彈奏每一段音樂前,均會詳細介紹故事情節,搭配布幕上的場景,讓臺下觀眾在樂聲,對於樂曲中所呈現的景象產生有無限遐想。
運管一李依宸表示,她在信箱中收到相關訊息,便前來聆聽。最有印象為《彼德洛希卡三章》,演出者豐富的音色呈現,讓即使沒有看過芭蕾舞劇的她,也能搭配演奏前的解說,感受到樂曲中的故事背景。
本報導連結
#SDG3良好健康和福祉
#SDG4優質教育
#SDG11永續城市與社區
NO.1174 B
| 更新時間: 2023/12/03
| 點閱: 809
|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