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報導 2001/04/09

《從評鑑看淡江之二》:逆水行舟的研究之路 ?記者賴映秀報導

八十八年教育部中程校務發展計畫評鑑的成績中,雖然在「研究」這項評比上,本校仍躋身「較優」的最佳成績,但在八十八學年度本校教師計畫平均件數由八十七年0.48件下降為0.41件,連同平均金額均自八所綜合大學的平均值之上,掉到平均值之下,將原本第四的位子讓給了東海大學。這樣不進反退的成績,在近幾年本校致力提升研究水平的呼聲中,留下一個足資警惕的紀錄。

重賞只為提升研究

為了獎勵研究,本校二月份才修訂了專任教師研究獎勵規則,修改原來每年每人只限申請一次的規則。只要通過該項獎勵的論文是受到AHCI、SSCI、SCI、EI等四種國際索引收錄者,可以再提同樣為以上四種國際索引所收錄論文至多三篇,不分申請者職級,每篇皆可獲三萬元。就八十八學年度來看,以這四種期刊所收錄之論文來申請的,全數都得到獎勵,明白的昭示老師們:在國際上發表論文是愈多愈好。也表示論文生產量高的老師除了原來的獎勵之外,還可以再申請到三至九萬元的獎金,以私立學校來說,確是一個重賞。而重賞之下,是否有勇夫?端看五月份的申請狀況便知分曉。

而事實上,教育部評鑑的重點,依有教育部評鑑委員身分的本校教育發展中心徐碇基主任,在七十一次行政會議上的報告,在「研究」的項目上,專任教師研究計畫金額及件數、獲獎率、論文發表、出版專書數及專利數皆列入重要評比項目。本校在校內研究獎勵辦法上的修改,的確也已經「以評鑑為準」進行修正,原因無非能在評鑑上爭得好成績。

研究得先營造氣氛

提升學術研究水準究竟有何仙丹妙藥,可以一服見效?外語學院院長林耀福的答案是:沒有。他不僅主張提升研究水準不是一天兩天的事,需要持之以恆的進行,不僅如此,他還認為應當先「培養氣氛」。

這也就是他致力於辦「下午茶」的原因。「既是下午茶,就不用害怕,也不會有顧忌,讓老師們把平常上課的教材中有興趣的部分拿出來研究,氣氛就帶起來了。」系有系的下午茶,院也有院的,並且都成立了學術委員會,每個學期都得舉辦兩場。強調心理上的鼓勵,並且帶動團隊精神,之後,再提供老師們發表的管道,即將出版第二期的「外語論叢」就是他的第二步做法。他認為效果一時之間可能還顯不出來,但是,建立扎實的基礎才能談國科會研究獎勵。

向國科會進軍

「幾年之內要把論文提升到兩倍以上,就必須修改校內的獎勵辦法。」化學系教授,本校學審會委員魏和祥認為,教育部的評鑑就是把老師人數當分母,論文數當分子,因此「增加分子的數量」,才是最快速有效的辦法。

「申請國科會獎勵的人,約有一半可以獲得獎勵,平均四件才有一件有機會得獎。」擔任多年國科會計畫審議委員的魏教授說,只有提升「分子」才是辦法。

他積極主張修改校內的研究獎勵辦法,鼓勵老師們向國科會進軍。因此九十學年的獎勵除了上述不限一篇的規定,還再加上必須同時「向國科會提出同一學年度之研究獎勵申請」的但書。也就是說,如果要對校內提出獎勵申請,則同時也得向國科會提出申請才予接受,若國科會通過獎勵,則追回校內的獎勵。如此不但逼老師們進軍國科會,同時也間接刺激論文數量的增加。

另外他對於新聘、升等的程序,都主張嚴格把關,「質和量都要看!」但最重要的還是:「大家得在十月份(國科會獎勵申請的時間)之前,每人都提出兩篇論文來!」

工夫不同單一標準遭質疑

「風在這邊吹,在那邊也在吹;這裡的空氣和那裡的空氣都是一樣的,但是文化卻不相同。」外語學院院長林耀福用這樣的例子說明,科學的語言是世界統一的,文化則有地域性。今天都以單一的標準來衡量,是一種文化傷害,這樣的困境不是只有淡江是這樣,全國皆然。

「外語方面的論文動輒幾萬字,在有限的發表園地裡,刊出的量怎麼能跟用幾頁公式就能說清楚的理工科比較?」「也許這就是外語學院的原罪吧!」林耀福淡淡的說。

師資培育中心副教授黃宗堅認為,教育部其實應該多多考量專案申請率,而不該只注意「國科會研究獎勵」等獎勵項目。「在人文、社會、心理的學門上,不像理工科系可以輕易得到國際性的認同,而是有地域上的差異。」他舉心理學門的例子來說,現在國科會已經發展台灣的TSCI,不再一味以國際索引的標準來評比國內學者的研究。

中文系范銘如老師也指出,以國科會研究獎勵來評比中文研究的荒謬性:「中文研究在國際上可說是微乎其微的,連國外知名的漢學家都很難混了,更別說我們。」她舉她的母校美國威斯康辛大學麥迪生分校所出刊的中國學術期刊為例,一年才出一次,刊出的機率可想而知。如果以這種方式來評比,「以重量級的權威學者來說,參加這種評比,根本有損於他的學術聲望。」她說,「由這些數字來評斷中文系老師們的研究成果是不客觀的。」「大家也都知道,公立大學總是較容易爭取到這些獎勵。」她對於這樣的評比表示「不以為然」。不過,八十八學年度的國科會獎勵名單上,還是出現她的名字,她表示自己是新生代,只好汲汲營營去爭取。「我們學校還能將中文系評選為重點系所,已經仁至義盡,我們沒有什麼好抱怨的。」另一方面,她也承認申請資料的繁瑣,讓對表格有莫名恐懼和厭惡的她有「臨表涕泣」之感。

NO.464 | 更新時間: 2010/09/27 | 點閱: 1244 | 下載:

  • 版權所有:淡江時報與媒體中心
  • 電話:02-26250584
  • 傳真:02-26214169
  • 建議使用 Chrome 瀏覽器
  • 個資相關問題請洽受理窗口,分機2799
  • 管理者:潘劭愷 / 建置單位:淡江大學資訊處
  • 更新日期:2025/1/7 下午 04:50:42
  • 線上人數: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