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吳沂諠淡江校園報導】視障資源中心12月5日舉辦「心理與社會適應講座」,邀請台灣性別平等教育協會種子講師林秀怡,以「只要我喜歡─可以或是不可以」為主題,分享關於「跟蹤騷擾防制法」(簡稱跟騷法)相關內容,並與學生熱烈互動。
林秀怡首先說明「跟騷法」相關規範,同時分享自己搭乘大眾運輸工具時,曾經遭受陌生人跟騷的經驗。接著說明「跟騷法」制訂宗旨,在於現代「個體化」的社會中,因為每個人都是獨立的個體,所做的決定也都是獨立的,所以無論是素昧平生的路人,和自己交往的另一半,甚至無關性別,都有可能成為跟騷自己的對象,此時除了要勇敢拒絕他人讓自己感到不舒服的舉動以外,也要懂得保護自己。「尤其在戀愛方面,更需要強調『性自主權』的重要性,不當的追求和討好,只要讓其中一方感到不適,即可能構成犯罪行為。若是想要維持最理想的親密關係,莫過於透過溝通協商,在自由意志之下,建立雙方平等的共識、實現互相尊重的權利、維護個人在親密關係中的自主性。」
英文三汪秉倫表示,雖然自己是第一次參與和跟騷法相關的主題講座,但無論是自己或是周遭的人,都有可能在日常生活中不知情的狀況之下,遇到跟蹤和騷擾等的情形,「兩小時的講座中,自己獲得了不少實用的知識,學習到如何有效地防範未然、不讓自己受到傷害,很感謝講師的分享。」
本報導連結
#SDG4優質教育
#SDG16和平正義與有力的制度
NO.1155 B
| 更新時間: 2022/12/11
| 點閱: 996
|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