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建築系副教授黃瑞茂師生團隊,參與由細着藝術主持的《瓦集瓦籍 Wagiwagi》藝術計畫,與建築系兼任教師,建築師張立群合作設計並製作實體模型,該模型將於印尼爪哇島的瑪賈連卡(Majalengka)建造,團隊將同時製作兩個模型,一個將運至印尼作為溝通討論之用,另外一個將運到德國參加卡塞爾文件展(2022年6月18日至9月25日)。
該藝術計畫嘗試從非人類中心的視角探討島嶼生態系統,其中包含多組藝術家對陽光、植物和土地等自然環境議題回應的創作,以及建築空間內的基礎系統設計,臺灣原住民西拉雅平埔族和泰雅族語中的《Wagi》代表太陽,Wagiwagi 則有向自然打招呼之意,同時亦有 What a great idea ! 含義。中文翻譯《瓦》代表瓦片,乘載自然與人邊界的媒材;《集》有集體、協作之意;《籍》則呼應著萬物皆有所屬。其關照範疇,以自然生態中的土地、植物、陽光為文本,從自然環境激發探索生活場域的詮釋,尋找這爪哇島的面貌與意義,可能是在辨識、探掘、 建制、抵抗、磨合與協商中營造出的另類「場域」,指向某種階段性「共同生活」之生命實踐,同時也包含了對「無法共同生活」之種種緣故的反思。
受到疫情影響,黃瑞茂與張立群透過視訊與實體模型解說進行溝通與討論,由參與的成員進行模型建造,建築碩二陳景安表示,這次的模型看似簡單,但製作時間壓縮緊迫,且要送出國展覽,需竭盡所能將外包裝做好,避免運送過程中因碰撞損壞模型結構,「過程中與老師持續溝通、討論並揣摩新的製作流程、單元複製手法與精細度,讓我獲益良多。」
建築碩一鄭宇婷分享,模型製作最大的挑戰在於尋找「學業-課後-生活」之間的平衡點,本次模型製作方法嘗試揉合過去技巧並加入新式材料,如草針粉的使用、桁架的定位方式與立架的先後順序、屋頂的拼合與列印、周圍環境竹林製作、屋頂磚瓦與茅草的鋪製等,都是大學時沒有使用過的創新技法,開拓了她的視野。建築碩三陳宜宥提及模型製作過程中,透過仔細的規劃與不斷的材質測試,方能順利製造出符合設計圖的模型,「雖然耗工費時,卻也在完成之際感受到滿滿的成就感。」
本報導連結
#SDG4優質教育
#SDG11永續城市與社區
#SDG17夥伴關係
NO.1142 B
| 更新時間: 2022/05/08
| 點閱: 1814
|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