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劭愷淡水校園報導】世界不斷地往前,社會資訊流通與科技快速擴展持續發生,如何透過創新教學協助學生因應此潮流變化,同時充分運用科技工具跨域自主學習,「希望就讀各學系的學生,都能夠確實發掘與增顯自身能力,寬廣視野並強化實力,成為一個全面性的通才。」本校日前通過教育部「素養導向高教學習創新計畫」第一期補助,學術副校長何啟東表示,希望藉由課程的創新與翻轉,協助淡江的學生達成學習目標。
教育部為因應COVID-19疫情影響下的社會、科技、經濟、環境與政治等「未來疫後新常態」與銜接108新課綱的大學學習,111年至114年以小規模試驗性計畫,引導大學校院人文及社會科學相關領域,積極創新大學學習路徑與組織,強化課程教學品質,培養人社領域學生的核心素養、運用科技工具進行探索與統整,以利有意義的溝通與反饋。
何啟東說明,本校計畫定位「涵育永續力:揚帆人文與社會科學教育之新旅」,結合「素養導向」與「永續發展」,培養學生具備「系統思考」、「評估未來」、「價值反思」、「策略規劃」、「共同協作」、「批判思考」、「自我覺知」、「問題解決」等永續力,更輔以智慧科技加速學習效果;首先規劃大一必修課程「探索永續」,讓學生入學時即能培養永續概念,同時依各學院特色搭配「數位人文」、「循環經濟」、「多元敘事」等主題加以融合,奠定基礎。其次開設14門永續發展課程,透過「科技融入」、「多元議題」及「跨越領域」等方式,創新或翻轉課程內容,讓學生在修習時能充分感受與傳統大相逕庭的學習體驗,更能透過自主學習及場域實踐鋪陳社會覺察、社會參與及社會創新的學習歷程。
何啟東強調,儘管計畫重點對象在於人社領域學生,但對於理工領域的學生而言,也可藉由相關課程的修習,發現隱藏於傳統知識中的新世界,補強自己身處現代社會所必須具備的人文涵養。「這是符應淡江『承先啟後,塑造社會新文化,培育具心靈卓越人才』的教育使命。」
除了本計畫,本校近年在校長指示下陸續申請並通過「大專校院學生雙語計畫」及「臺灣優華語計畫」,另有科技部第三期「大學與地方政府合作推動地方人文發展與跨域治理計畫」及科技部「永續發展整合研究」111年度計畫業已送審,只要符合條件及門檻的計畫都會進行申請,除了提升學生學習成效,更積極融入地方創生,推動永續發展,持續朝著「智慧大淡水,共創大未來」及「AI+SDGs=∞」的目標邁進。
本報導連結
#SDG4優質教育
NO.1139 B
| 更新時間: 2022/03/19
| 點閱: 1111
|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