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鄭佩維淡水校園報導】教發中心12月2日中午12時,在I501邀請觀光系助理教授紀珊如以「讓學生動起來:全英語授課不讓老師卡講台」為題,分享自身教學經驗,現場近30位教師參與,蘭陽校園同步視訊。
紀珊如坦言,教書第一年時非常茫然,原因是自身想法與學生們無法相互配合,導致上課時常為了趕進度而忽略學生吸收程度遭逢瓶頸,於是在103年參與了CLIL研習營前往澳洲昆士蘭大學學習密集的CLIL課程(Content,Language,Intergrated,Learning),讓她驚覺全英語授課方式需要做出改變。CLIL主要是將內容與語言整合的學習法,以全英語課程為例,說明內容即是專業知識,語言便是英語,「學生藉由這種方法,不僅透過專業知識增強語言程度,也從英語程度來理解專業知識,我們可以看作兩個齒輪,一個轉動,另一個才會跟著轉。」
課程內容選用上,紀珊如會依照學生程度挑選合適教材,若遇到長篇且有深度文章便會做分割式閱讀,也就是分組拆閱並給予學習單最後進行報告與摘要,可以有效降低學生壓力與抗拒感,只是會遇到質量與數量取捨問題,該如何解決並達到預期學習成效?紀珊如建議教師授課過程中調整說話速度,講解概念時盡量挑選簡單的英文字句,多舉現實生活中的實例,確保學生在量不多情況下真正學習知識。
實際課堂中,紀珊如習慣讓全班學生在教室中活動並根據學生類型採取對應課堂活動,若學生為視覺和聽覺型學習者,因為較重視講課內容,她便以提問引發思考,使用直覺型問題或是進一步思辨與解釋,搭配影音教材的協助;若學生為手作型學習者,她則會引導學生以實作方式如畫海報將所學呈現,如此不僅讓學生們專心參與課堂,還能確認當時教學狀況,達到以學生為中心翻轉教學的成效。
日文系副教授劉長輝分享,由於日文系學生剛進入大學是從頭開始,所以與英文系差了至少6年學習時間,因此研習活動中提及的教學設計與技巧,除了有所收獲及啟發外,還能思考之後該如何應用在全外語授課的高年級課程。
本報導連結
#SDG4優質教育
NO.1134 A
| 更新時間: 2021/12/05
| 點閱: 817
|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