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張容慈專訪】深耕媒體界40餘年,站在時事與趨勢的風口浪尖,為閱聽人帶來第一手資訊與思考管道,同時在橋牌與圍棋界享有盛名,一生獲獎無數,甫榮獲金鷹獎的本校大陸研究所畢業校友馬西屏,憶起在本校的求學路程,他以「這是這輩子最難得的獎項,因為這一路堅持到淡水校園就學相當不易。」一句話娓娓道來他在淡江難忘的求學時光。
肩負記者使命 一生奉獻報業
馬西屏堅守媒體崗位40年來除了充分發揮自身專業,並獲得第一屆吳舜文新聞獎、行政院金鼎獎新聞報導獎、第二屆社會光明面新聞報導獎、曾虛白先生公共服務報導獎、文藝獎章等新聞、文藝、棋橋體育類等各類獎項,自小立志從事新聞媒體行業,就讀國立臺灣大學圖書管理學系期間,即投入《聯合報》和《中央日報》的實習工作,他分享,當時白天到《中央日報》擔任記者實習工作、晚上到《聯合報》進行編輯實習,雖然在外人眼中是瘋狂,但這是歷練,把吃苦當吃補。
實習結束後,馬西屏考進《中央日報》台北採訪組記者,因筆觸溫柔親人,他負責文化與教育領域新聞路線,後因臺灣社會經濟起步科技業受到矚目,轉向科技新聞路線,馬西屏指稱,當時因採訪緣故曾有其他機會受邀到科技業界服務但最終仍婉拒,他始終記得身為記者的使命與初衷,「就算今時重新抉擇,我也會做出相同的決定,因為做記者是一輩子的事。」
1987年臺灣開放兩岸探親後,兩岸關係逐漸進行官方與民間交流,隨著兩岸交流密切,立法院開始推動《臺灣地區與大陸地區人民關係條例》(簡稱《兩岸人民關係條例》)以界定兩岸交往關係的基礎,當時擔任《中央日報》新聞編採主任兼專欄組組長的馬西屏,每天緊跟的《兩岸人民關係條例》都是全民關注焦點,為了清楚瞭解兩岸關係的變化與意涵,讓他以在職身分到大陸所進修,同時以碩生一般生的身分到淡水校園就學。
對母校栽培銘感不忘 投入教學回饋教育
憶起在淡江的求學日常,馬西屏用「辛苦」形容,他表示,當時家中兒女年幼、照護生病母親、工作上的繁重,但這多重壓力並沒有卻步,反而更加堅持完成該做的事情,每日赴醫院探訪母親、每日開車上下課,並把握學習機會,成為班上第一個完成論文畢業的學生,他因堅持將所積累的知識化為職場中的重要助力,馬西屏認為,淡江大陸所是重視理論與實務兼具的系所,有些學校的大陸系所會偏重理論,但這裡是以兩岸為主軸,加以交流兩岸經濟、財經發展、社會文化等議題,除了符合時事,也能與自身工作互相結合,對撰寫兩岸文章有很大的幫助,其中最令他印象深刻的是,「當時立院對《兩岸人民關係條例》持續調動,雙方攻防至半夜,我在報社想等立院確定持續待到半夜三點,但截稿期限到了,交稿後回家休息一下,六點起床開車到淡水上課,八點的課堂上,同學們紛紛舉手想了解該條例異動內容,教師還點名請我與同學交流立院爭執點,讓我充分瞭解實務與理論結合的重要性。」
馬西屏感謝本校大陸所各位師長們的栽培,他敬佩大陸所的師長對時事的掌握度與敏感度極高,平時不僅專注研究與教學,還能切入日常事件中,因此奠定他對兩岸關係的知識,學習針對兩岸關係進行分析,表達自己的看法與預測未來走向,他說,「在淡江學習不是為了畢業,因此不是依照自身的時間排課,而是依照大陸所的課程來安排,對論文指導教授趙春山和張五岳感激在心,也感謝淡江師長的用心指導。」馬西屏也以自身的新聞專業領域投身至教育界,曾擔任中國文化大學講師、世新大學、華梵大學等開設課程培育新聞專才,擔任康寧大學副校長的他,持續教育界培育各方人才。
馬西屏除了從紙本媒體轉戰新聞媒體,同時也在圍棋與橋牌領域富有盛名,大學期間擔任國立臺灣大學第三十任橋藝社社長及校隊隊長,創下國立臺灣大學第一次文學院學生擔任橋藝社社長的空前紀錄,並奪得全國大專盃冠軍,擔任中華民國橋藝協會理事長與國際橋藝基金會董事長、中國圍棋基金會董事,台北市圍棋文化委員會創會理事。擔任新聞工作者至今筆耕不輟,寫過的文章和專欄不勝枚舉,並出版《文字追趕跑跳碰:如何製作漂亮標題》、《新聞採訪與寫作》、《穿雲:崇蘭里的故事》、《天生棋才:張栩的故事》等書籍。
今年本校迎來71週年校慶,馬西屏肯定母校因應趨勢新創立的AI創智學院與人工智慧學系,期許本校能夠透過理論與實務的連結,讓莘莘學子能扎實的做中學、學中做,更勉勵學弟妹們在校四年要把握學習時間,多閱讀培養眼界,他強調,「上課態度非常重要,因為那代表著自己生活態度,最重要的是,平時應培養談吐的深度與能力,將來不論是在面試或是在職場工作,都會是前進的一大助力。」
本報導連結
#SDG4優質教育
#SDG17夥伴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