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靈花園 2021/06/20

就算有「情緒」也沒關係

資料來源/諮商職涯暨學習發展輔導中心提供

情緒沒有好與壞

從小我們聽到許多人告訴我們「男兒有淚不輕彈」、「生氣的小孩是壞孩子」、「你怎麼這麼膽小」,認為悲傷、憤怒和恐懼是不應該表現出來的,我們應該要樂觀積極,往好的方面想。然而情緒是生命的一部份,每一種情緒都沒有好或不好,當我們沒有察覺到這些情緒時,就代表它已經不在了嗎?當然不是,只是你選擇壓抑它。

「情緒不是敵人,不需要被趕走。情緒是我們的朋友、是我們生命中的指引,告訴你喜歡與不喜歡什麼。」

覺察與接納情緒

如何覺察出當下的情緒,陳志恆心理師提出「掌中情緒」:

(一)大拇指—情境:「發生了什麼事?」

想一想自己是經歷了甚麼或是想到甚麼事情,會讓你的情緒產生起伏,這個事物可能來自外在或是內在,是指一個刺激源。

(二)食指—身體感受:「我有什麼生理反應?」

當情緒出現時,時常伴隨一些生理反應,例如:恐懼的時候會心跳加速,擔心的時候會呼吸困難。每個人的生理反應都會有些許的不同,但這是覺察情緒很重要的指標。

(三)中指—情緒形容詞:「我會用什麼情緒形容詞說明此刻的狀態?」

用情緒形容詞將情緒表達出來,可以讓抽象的情緒狀態被辨認、標定與說明,情緒不再只是模糊不清的感覺。

(四)無名指—想法/念頭:「我的腦中出現什麼想法或念頭?」

當難過的時候我們或許會出現一些念頭,像是「我甚麼都做不好?」、「真是倒楣!」、「我好笨!」等,這些想法背後都可能是對自己的負面信念,覺得自己沒有能力。

(五)小指—行動:「我做了什麼?」或「我正打算要做什麼?」

在情緒當下,往往會自動伴隨出一些行為,例如:難過的時候會流眼淚、生氣的時候會摔東西等,當有相同的情緒出現時,也會伴隨著一樣的行為。

情緒變化三角

情緒變化時會為了不讓我們接觸到自身的核心情緒,會發展出防衛機制,防衛機制會讓我們不用去感受情緒的行為,例如:分心、轉移話題、否認、讓自己忙碌等;發現自己的防衛機制後,下一步就會出現抑制情緒,這通常是焦慮的心情,以抑制自己觸碰真正的核心情緒,一但停在這樣的的意志情緒時,就無法了解並處理到自己內心的真正感受。

不用去擔心情緒的出現,情緒是個指引,告訴我們下一步往哪走,重要的是去辨識與覺察自己的感受,因此鼓勵勇於面對自身的情緒,一開始可能會不容易做到,建議可以找個願意接納你情緒的人,由他陪伴你一起感受情緒。商管大樓B408諮輔中心的老師也歡迎你來,我們能陪你一同經驗你的情緒,也可撥打諮輔中心電話02-2621-5656 #2221、2491來詢問。

本報導連結 #SDG3良好健康和福祉 #SDG4優質教育

NO.1126 B | 更新時間: 2021/06/20 | 點閱: 957 | 下載:

  • 版權所有:淡江時報與媒體中心
  • 電話:02-26250584
  • 傳真:02-26214169
  • 建議使用 Chrome 瀏覽器
  • 個資相關問題請洽受理窗口,分機2799
  • 管理者:潘劭愷 / 建置單位:淡江大學資訊處
  • 更新日期:2024/12/27 下午 08:04:56
  • 線上人數: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