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要聞 2019/12/01

蔡明修談土木工程概念設設計VS未來思考

【潘劭愷淡水校園報導】對於大學教授而言,如何讓學生在專業基礎課程中做好準備,銜接專業課程的學習,一直都是十分重要的課題,土木系助理教授蔡明修,11月27日中午於I501,以「未來不只是未來:土木工程概念設計結合未來思考經驗分享」為題,分享個人的教學經驗與心得。

蔡明修說明,「土木工程概念設計」課程目的,希望學生「從概念設計中發現土木工程師的責任,並從未來思考中看見思維能力的重要」,所以課程規劃以「思考」為主軸,透過「未來思考」的核心觀念,有系統的引導學生練習思考,擬定設計理念;接著以大量工作坊形式課程引導學生學習,並於過程中針對不同班別特性給予「引導式」、「開放式」及「最小化並給結論」的討論方式,以觀察其成果差異。他以「建造2069年的學生活動中心」為題,透過「時間軸」的概念,引導學生了解「現在是過去的未來」進而「看見未來」;接著讓學生運用「未來輪」的方式「建構2069年的工程圖說」;最後讓學生經由「導因層次分析CLA(Causal Layered Analysis)」理解未來,並提出實際的設計概念說明。儘管過程狀況層出不窮,但學生呈現的作品,以及在報告中「在課程中學習什麼是『思考』」的回饋讓蔡明修深受鼓舞;而「老師的引導能力非常關鍵」、「創新時一時的,創心比較永久」、「【陪伴】與【堅持】有點重要」等心得,也讓他據以規劃出「由『做』而『思』再『用』」的課程概要,希望有更好的成果。

教授「環境未來」的水環系副教授李柏青分享,他支持講者「要思考未來必須先理解過去及認識現在」,以及「教學重在創心」的想法,若可奠基在「基礎知識的養成」上,或能達到更好的效果。他也提供另一個思考方向,「海納百川故成其大」,傳統教育方式也有可取之處,容納多元教育方式並行,讓學生在不同模式下培養思考及判斷能力,對他們而言也不失為一個好的學習經驗。

NO.1097 B | 更新時間: 2019/12/01 | 點閱: 1672 | 下載:

  • 版權所有:淡江時報與媒體中心
  • 電話:02-26250584
  • 傳真:02-26214169
  • 建議使用 Chrome 瀏覽器
  • 個資相關問題請洽受理窗口,分機2799
  • 管理者:潘劭愷 / 建置單位:淡江大學資訊處
  • 更新日期:2024/12/28 下午 07:16:49
  • 線上人數: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