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林雨荷淡水校園報導】本校弦樂社於5月28日晚間,在指揮老師張正木的帶領下,在文錙音樂廳舉辦期末音樂會「福爾摩沙的聲音」,共表演11首樂曲,跨及古典樂、歌劇、散拍小品及臺灣民謠,曲風多變。
以艾爾加的《弦樂小夜曲》作為開場,分成快、慢、快、三個樂章,全曲春意盎然、清新優雅、優美動人,讓人彷彿遨遊在沉靜的夜色之中。除此之外,整場音樂會亦穿插耳熟能詳的樂曲,如莫札特的《土耳其進行曲》、《夜來香》以及《卡門》、《悲慘世界》等配樂,令人陶醉不已。最後以名編曲家早川正昭的《台灣四季之夏》作為結束,依照巴洛克音樂風格,採用韋瓦第的《四季》模式,這首屬於臺灣版的《四季之夏》,包含牛犁歌、賣肉粽、西北雨等知名臺灣民謠,曲調澎湃高昂、風韻甜美,寫出福爾摩沙獨一無二的聲音。
觀眾、管科三邵建發說:「這是我第三次參加弦樂社的音樂會,每次都抱著期待、愉悅的心情參加,很喜歡弦樂社的氛圍,大家都很用心的處理每個音符,尤其是張正木老師,全神貫注指揮各分部,輕鬆卻又不失嚴謹,招牌笑容更是讓人感到溫暖。因為這場音樂會,讓我度過一個舒服、愉快的夜晚。」
NO.1088 B
| 更新時間: 2020/04/04
| 點閱: 1207
|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