緬懷創辦人特刊 2018/06/11

創辦人大事記要

•1929年3月15日誕生於宜蘭羅東。

•1949年上海聖約翰大學經濟學系畢業

•1950年隨同父親張鳴(驚聲)創辦淡江英語專科學校。(5月15日籌備委員會成立,5月25日董事會成立,7月28日舉辦第一屆新生入學考試,10月5日淡江英語專科學校正式開學)

•1950年9月10赴美國伊利諾大學深造,專攻農業經濟,並考察美國高等教育。

•1952年3月學成歸國,返校任副教授兼教務處註冊組主任,8月兼教務主任。

•1953年任校舍修建委員會主任委員,積極建設淡江校園。

•1954年7月任五年制英語專科部主任。

•1955年2月兼城區部主任。

•1956年4月12日與姜文錙女士結縭。

•1958年淡江英專改制淡江文理學院,擔任副院長。

•1962年9月受聘擔任我國出席聯合國大會代表團顧問。

•1964年8月擔任淡江文理學院院長,並於隔年開始推動第一期「四年計劃」為當時高教界中創舉,後續推動第二期及第三期。

•1965年7月應邀出席哈佛大學國際研究會,應邀與會者皆為各國青年領袖。

•1966年8月召開「行政績效檢討會」,於1969年7月起召開「教學與行政革新研討會」,提升教學成效與行政效率,迄今仍持續此優良傳統。

•1967年推動以電腦處理行政資料,1968年成立電子計算館,1969年8月增設電子計算機科學系,為推動「資訊化」先驅。

•1968年起陸續與世界著名大學簽訂教育合作協議,並積極推展相關工作,為推動「國際化」奠定基礎。

•1969年12月擔任台北市議會副議長。

•1970年受聘擔任我國出席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第十六屆大會代表團顧問。

•1973年元月18日以傑出教育家身分獲「艾森豪獎學金」,偕夫人赴美考察,7月30日返台。

•1974年2月接受韓國檀國大學榮譽經濟學博士,3月接受菲律賓碧瑤大學名譽博士,9月因受國防部委託辦理管理科學研究所成就卓著,獲總統頒發陸海空軍褒揚狀。

•1975年元月,倡導未來學研究之《明日世界》創刊。設置「淡江講座」,聘請知名國際學者,採取密集方式,主持講授某一專題。1976年於大學部開設「未來學」講座課程,積極推動「未來化」。

•1976年5月9日應美國艾森豪獎學金協會總會邀請赴舊金山參加會員大會,並往北俄亥俄大學接受榮譽博士學位。

•1977年6月,應阿根廷布宜諾斯艾利斯青年會之邀,前往出席第七屆青年會世界大會。

•1978年赴伊利諾大學攻讀博士學位,於1980年9月以「臺灣六所大學院校三種管理模式的研究」獲教育博士學位。並結合「官僚」、「同僚」、「政治」三種管理模式,成為「淡江學術管理模式」。

•1980年6月21日本校奉准改制正名為「淡江大學」,擔任首任校長。制訂「五年校務發展計劃」與「世學計劃一號」推動學校校整體發展。

•1981年擔任台北市議會議長,主張學術與政治結合、教育與社會結合及知識與群眾的結合。主持議會的開創性成就:一、強化議會功能,提昇議事水準。二、關注市政建設,有效監督運作。三、學術與政治結合,促進市政進步;在議會首創「學術講座」的設置,邀請學者專家主講;增設議員研究室,充實圖書設備,加強議員專業能力;推行「電腦作業」,建立議事資料資訊系統,強化議事效率。四、加強與民眾結合,擴大市民參與;首創「臺北市議會聽政辦法」,成為我國第一部聽政法規。五、理性溝通歧見,樹立民主政治規範。六、落實考察成果,提出具體建議。七、積極推展國民外交,增進姐妹市情誼。

•1987年1月19日起任淡江大學董事長

•1989年6月1日起任交通部部長。一、籌建北二高。二、規劃建設高速鐵路。三、提升北宜快速道路為北宜高速公路四、開放成立華信及長榮航空,協助臺灣航空界朝資本多元良性競爭發展。五、籌建桃機第二航及高雄國際機場擴建。六、促成「台北燈會」

•1993年元月獲美國蘭多大學頒贈「傑出教育家獎章」,獎勵其在教育國際化之頁獻;3月於《淡江時報》258期專文發表「淡江新S形曲線(1995-2000)」,策定本校未來6年的發展方向。開始導入並推動「TQM」全面品質管理的概念,往後每年本校均舉辦「TQM全面品質管理研習會」。

•1996年9月於《淡江時報》307期中撰「淡江第三波」專文,明確表示「未來的世界,也就是第三波的時代,誰掌握了資訊,誰就擁有了絕對的優勢,贏得沒有戰爭的勝利。」並提及淡江的組織文化(saga)及馬太效應(MatthewEffect)。

•1997年起獲聘為總統府資政。

•2000年5月「淡江大學2020論壇」中,提示本校未來發展策略為「遠交近交」,以「校際合作」開創教育新面貌,使淡江在未來的激烈競爭中立於不敗,且能樹立特色,達成教育的使命。

•2002年10月於91學年度「教學與行政革新研討會」中,提出四個校園(淡水校園-知識之城、蘭陽校園-智慧之園、台北校園-知識之海、網路校園-探索之域)未來發展的方向。

•2003年9月1日宣示,淡江大學將於2005年、蘭陽校園正式招生時,進入第4波發展歷程。

•2006年6月,應邀參加於交通部長任內規劃之雪山隧道正式通車典禮,自此拉近淡水、臺北、蘭陽三個校園距離。10月於95學年度「教學與行政革新研討會」中揭示,淡江的原有的管理模式加上「企業管理模式」,希望能讓淡江在進入第四波之際,爆發無窮潛力。

•2007年4月於《淡江時報》674期發表《淡江第四波-具有心靈卓越的淡江文化精髓》專文,為第四波定調,期許有效用運用四個管理模式,搭配雙贏的藍海策略,才是致勝之道。

•2007年10月於96學年度「教學與行政革新研討會」致詞,以「未來的外卡效應」為主題,希望未來透過外卡效應創造優勢,搭配參與和姐妹校集體協作,突破逐漸壓縮且競爭激烈的大學戰場。

•2008年11月在《淡江時報》731期專文提醒,淡江在歷經四個波段的發展後,是否有條件進入第五波的「全球拓展時期」,是全體淡江人的一大考驗。指示須獲得「國家品質獎」及做好系所評鑑兩大任務。

•2009年2月23日於本校黑天鵝展示廳揭幕暨開展儀式致詞時,期許全體淡江人居安思危,在研究未來學之餘知所警惕,不要過分執著於對未來的預測,試以我們不確定的已知來探索不確定的未知,從中獲得啟發,找到正面的黑天鵝。

•2017年11月4日守謙國際會議中心落成,創辦人於《淡江時報》1049期發表「不連續時代的淡江第五波」,期許全體淡江人能團結一致,不斷地尋求新的S型曲線,創造高峰,創造淡江最好的未來。同時與榮譽董事長張姜文錙共同捐贈新臺幣3億元,提供本校設置熊貓講座之用,延攬國際菁英及大師蒞校擔任熊貓講座講學,以提升本校學術水準與聲譽,落實本校第五波之精神,邁向國際頂尖大學行列。

•2018年5月26日上午10時01分,病逝臺大醫院。

NO.1067 | 更新時間: 2018/06/11 | 點閱: 1188 | 下載:

  • 版權所有:淡江時報與媒體中心
  • 電話:02-26250584
  • 傳真:02-26214169
  • 建議使用 Chrome 瀏覽器
  • 個資相關問題請洽受理窗口,分機2799
  • 管理者:潘劭愷 / 建置單位:淡江大學資訊處
  • 更新日期:2025/1/6 上午 11:34:31
  • 線上人數: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