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學院院長張鈿富:研習會九個小故事都具啟發性,比如引導我們運用未來的創新性思考去考慮問題。一段影片講述一位廚師在達到高峰時,常會放空自己以尋求新的制高點,譬如學習達到高峰無法突破時,該如何轉換心境。作為一個教育工作者,我們要思考,面對不可知的未來時該如何培養下一代人才。面對AI時代,更應積極開發人腦的潛能,同時倫理和科技發展也要並進。我們要檢視自己,機器一直在發展深度學習,人類也該思考如何發展深度學習,因為人腦比機器更複雜。(採訪/陳瑞婧)
中文系系主任周德良:聽完王文華老師的分享,可以知道的是,機器再怎麼發展,唯人性化服務無法取代。對應目前本校面臨少子化的招生困難,本系建議學校於開放報名申請時,除提供線上系統報名,同時建議學生以電話詢問各系辦公室,由系辦公室助理同仁提供相關解答。以「人性化」服務品質,讓學生感受溫馨氣氛;以「客製化」回復學生疑難,提升學生報考、就讀本校意願。(採訪/陳瑞婧)
化學系系主任施增廉:AI浪潮來襲勢不可擋,從物聯網、自駕車、機器人播報、AI理專,再從最早期西洋棋對弈,逐漸能夠自學更複雜的圍棋而打敗人類,這期間的發展就在瞬間。不過真奇怪,人類發展機器人取代自己,這一點太不合邏輯了。報章雜誌經常在寫,某工廠換上機器人可以沒有勞資糾紛,24小時不停工作,錢賺得更多。杜拜機場用機器處理行李,正確度更高等新聞,人似乎在這過程中消失了,我們更該深思人有什麼不可取代的,禮失求諸野,我想我們必需限定AI機器人有那些不可踏入人的領域,這樣或許有和平相處的一天。(採訪/陳瑞婧)
圖書館秘書李靜君:人與機器最大差異在於「感覺」,我們可以從工作與生活中培養自己的感覺空間,避免成為無感之人。比如可以透過每件事情的發生,檢視自己的觀念與態度,找到自己的盲點,從而突破自我。又如參加這次的研習活動後,整理AI時代我們應該培養的能力的三個重點,以收錄當下的感覺,讓我們和機器有所區隔。(採訪/陳瑞婧)
國際處秘書林恩如:AI的話題近年討論熱烈,大部分的人害怕人力會被取代,但王老師舉例,像感動、感覺這些人性面,機器人無法做到,該如何打動人心,成了不被取代的因素。「科技始終來自於人性」,我們在發展科技的同時,不可忽略人性。人類能提供感動的服務,AI無法取代,展現工作熱忱,加強自身能力,才不會被時代洪流淘汰。(採訪/張展輝)
文學院組員林泰君:王老師當天提到電商運用聊天機器人之後,可解決百分之八十以上客服問題,這件事請給我的啟示是,連客服人力都被聊天機器人取代的話,那我們存在的意義是什麼?我認為,在職場上不想被新一代的年輕人或是機器人等取代,就應該發揮自己獨特價值,譬如與機器相比,就是人性面,這次主題其實和王老師五年前演講時談到的「服務」有關,如果我們能替對方設想,幫他們去完成那些沒開口的問題,表現出人性溫度,體會他人需求,相信對方也會非常感激的。(採訪/張展輝)
物理系專員黃順興:王老師播放的影片中,提到米其林餐廳三星主廚也在學習AI,儘管他已位於頂尖,可是他仍在餐廳的經營上發現不足,享受改變,充實專業技能。機器始終無法取代人,這些東西就是人的知識,他的價值,比機器來的重要。該如何運用機器,使AI能在生活上給我們幫助,若自己不去改變、學習,AI就可能成了我們的阻礙。(採訪/張展輝)
德文系專員邱馨增:印象最深刻的是「只要人不變成機器,機器就不能取代人」,因為人能感受對方需求,機器無法取代。AI給我們的啟示就是要勇於改變,改變不一定會變好,要變好一定得改變。從影片的例子可以發現,有許多人在原有的領域發展得很不錯,但他們會尋找自己的不足,進而學習、精進,讓自己在該領域上有不可取代的地位。(採訪/張展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