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彭慧珊報導】「安可!安可!……」由本校謝朝鐘老師等三位教師,與嘉義、中正大學合作演出的「台灣組曲之夜」音樂會,成功的於3月1日晚間七時三十分首次踏上中正國家音樂廳的舞台,吸引了近一千五百名觀眾前往聆聽,精采的表演使現場歡聲雷動、掌聲四起,場面令人振奮。
這次音樂會所有曲子皆由謝朝鐘所創作,葉紹國老師擔任製作人。邀請詩人瓦歷斯·諾幹、渡也、路寒袖、楊渡及前台中縣長廖永來作詞,將各首詞的意境,利用各種角色變化、情景,譜出一首首好聽的旋律,以戲劇性的手法將各首曲子連串起來,充分表達主題「關懷台灣本土」,表現的淋漓盡致。廖永來還說:「你把我死的文字變活了,……我非常感動!」
音樂會上半場演出台灣藝術歌曲及台灣綺想曲,鋼琴伴奏是由本校李珮瑜老師擔綱。其中台灣藝術歌曲「願望–為九二一週年而作」由紀美仰獨唱,搭配著鋼琴急促的聲音,充分帶有九二一的難過、悲悼。楊渡的詩更表達對這片土地強烈的愛:「如果我必須死一千次,我願意死在這裡!」更令人震撼!
明志技術學院的教授表示,曲子太有水準,應該可以融入更多鄉土的感覺,更能引起共鳴。本校財金系張同學及文化大學同學則覺得音樂有點空洞單調。
下半場則演出「台灣組曲」。由蕭邦享指揮,四位聲樂家獨唱,嘉義大學及中正大學合唱團聯合演出,嘉義大學管絃樂團伴奏,場面極為壯觀。謝朝鐘表示,利用四位獨唱者的聲音,充分詮釋出台灣四季及台灣島的東西南北部的各景象,並且將詞中角色擬人化,掌握各種情緒來譜出這一連串的台灣組曲,有時像清唱劇,有時像交響詩。其中最膾炙人口的是「立霧溪谷」和長達十五分鐘的「風雨中的島嶼」,不僅受觀眾愛戴,旋律更是讓人感同身受,讓人感動。他還表示,「當一位藝術家得到觀眾的肯定很高興,雖然辛苦,可是很值得。」
NO.494
| 更新時間: 2010/09/27
| 點閱: 1309
|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