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王鴻坪報導】看見在枝頭高縱低躍、百囀千聲的畫眉鳥,會讓人聯想到什麼?「前身應記張京兆,叫碎花陰月滿庭。」。古代中國文人以漢朝張敞與妻「畫眉之樂」的浪漫情趣,為這隻鳥兒,增添了多少美麗的意象。
由中文系與通識核心課程組合辦的「回首原鄉--洛桑、周彥文旅情特展」,將於本週一上午十一時舉行開幕,至五月十日止皆在文錙藝術中心展出。以「自然與文學的對話」為主旨,透過自然生態的影像與該地自然原音的呈現,介紹曾經啟發文學心靈的物種與山河大地。由通識核心課程組講師暨生態攝影家盧耀欽老師,拍攝錄音台灣的物種與自然景觀,並為其生態題詞說明;中文系周彥文教授,列舉古典文學名句,將詩詞入攝影,互映成趣。
「大自然就是人類心靈的原鄉。」盧耀欽老師說,現代的同學失去歷史感,與自然疏離。他表示,自己與周彥文老師同住外雙溪社區,原先互不相識,一次在郵局巧遇。周老師看見他身上的望遠鏡與相機,攀談之下,兩人才成為好友;在彼此的交流之下,發現古典文學中的景觀、生物,並非陌生遙遠,許多就活在咫尺之處,因而有此構想。
本次預計將展出五十幅作品,內容包括:酒紅朱雀、黃腹琉璃、綠繡眼等多種鳥類,告訴你<詩經•關雎>裡的雎鳩就是現代的魚鷹;另外還有植物、蛙蝶、哺乳動物,他們出現在古典詩詞的身姿、意象,以及合歡溪秋色、武陵農場冬雪、棲蘭山森林春景等山河大地四季景觀,在古典文學裡呈現怎樣的一番情致。將使全校師生,除了享受一場藝術性的生態攝影展之外,更得以「聲歷其境」文學裡的山水自然之美。
NO.499
| 更新時間: 2010/09/27
| 點閱: 1587
|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