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江時報論壇 2017/09/28

強化國際交流 邁向世界級大學

陳定川(國貿系校友)

創辦人張建邦博士「國際化」、「資訊化」、「未來化」三化教育的理念,奠定淡江大學永續經營與發展的根基,培育淡江人具國際觀的思考模式、具資訊人性化的人文關懷,建構「世界級大學」的未來目標。

要成就世界級的大學,第一,要有世界級議題,引領趨勢潮流,如經濟倫理的研究,提供正確的經濟發展方向。第二,要開發世界級產品,使更具國際競爭力,如太陽能敏化染料的開發,以技術創新增進人類福祉。第三,要勤讀諾貝爾獎論文,向國際頂尖大師取經學習,持續提升淡江的學術地位。

淡江大學自創校以來,秉持著「樸實剛毅」的價值,以培育心靈卓越的人才為使命,以創造精緻卓越的學術王國為願景,繼「奠基」、「定位」、「提升」與「轉變」四個波段發展之後,第五波已正式啟動。期盼母校穩步邁向世界級大學。

張德文(土木系專任教授)

從覺生紀念圖書館的落成到守謙國際會議中心的啟用,個人均躬逢其盛,備感榮幸。在此謹提供三點淺見,供擘畫參考。

嬰兒潮世代教師是成就本校現有聲譽的主要推手,學校可研擬具彈性的教師退休辦法,以專任榮譽教師身分續聘學術成就優異的屆齡教師,使其能持續貢獻,以利傳承。大學評比為社會矚目焦點,本校可建立英文資料庫擷取系統,除考核運用外,亦便於校外單位參考。除爭取產學計畫,參與並主導各類學術性組織(特別是大型國際組織)可大幅提升本校影響力和知名度;同時,來訪國外學者可引薦其擔任QS大學評比學者,以利爭取佳績。

少子化衝擊下,教學單位的資源分配可依學生員額和大學評比貢獻度加以調整,行政單位人力亦可依其業務量影響予以微調。專業相似的教學單位除佔市場優勢者外,整併再造在所難免;縝密規劃將使其利大於弊,值得院系所協商研究;唯餘裕學分必須提供,以確保其課程組合無瑕。

林彥伶(經濟系專任副教授)

第五波為「綻放」! 立基於第四波的成果、以守謙的啟用為開端、嶄露頭角的世界排名為助力,我們要讓世界看見

一、研究力:舉辦國際研討會,邀請國際學者演講或教學;辦理國際記者會,邀請重量級學者發表研究成果;成立跨國研究團隊,邀請國外學者進駐。二、教學力:舉辦教學工作坊、邀請國際教學大師分享;舉辦學生學術競賽,邀請姊妹校參與專業知能交流。三、廣結善緣:舉辦校友嘉年華會,邀請國際校友返校共聚守謙:邀請產學合作廠商在守謙進行最新合作案或產品的國際發佈會;邀請國內外政商藝界人士來演講或演出,增加媒體關注;辦理國際賽事(世大運的成功,證明淡江具備一流場館與資源)。讓守謙把世界跟淡江串連起來,我們要開始綻放光芒了!

林怡弟(英文系專任副教授)

一、加強國際學術交流:世大運成功提升淡江的國際能見度。期許能多舉辦國際研討會,增強教師研究能量,引領學生薰沐在學術研究的氛圍。二、培養國際移動力:本校的在地國際化已有顯著成果,接下來便是培養學生的國際移動力。拓展國際視野、以及多元文化溝通能力、使學生能充分在國際間悠遊。三、推動跨領域學習:有效整合學校的教學資源,讓學生有機會進行跨領域學習。除了一般通識課程外,也能參考某些國外大學跨學院互修學分的規劃,讓學生不只培養自己的專業,對其他學門也能有基本了解。四、優活健康意識:持續推廣運動、優質生活習慣的養成,達到身心健康。讓大家都能感受到屬於淡江的幸福感。

溫守瑜(德文四)

一、增加國際學生與淡江學生交流的機會: 除了大三出國留學外,希望還能增加其他的交流機會,例如: 定期邀請外國學生來與系上的學生互相文化交流與分享學習經驗。二、增加獎學金項目: 希望能增加獎學金來鼓勵學生到國外當地去學習語言以及體驗當地的文化。三、增加國際講座或活動: 定期舉辦一些講座,邀請國內外的專業人士來淡江演講,舉辦國際文化學術活動提升多元化,增加學生的國際觀。四、各系學院能和國外公司或是國內企業合作: 本校有法文、日文與德文等等外語科系以及與社會企業相關學系,希望能和各國的一些中小企業合作,讓學生能夠畢業後到各合作的企業實習或工作,讓學生能學以致用將所學貢獻社會。

梁瑋倩(國際處組員)

見證當年仍是各社團彩繪的施工圍籬到挺拔佇立於眼簾的國際會議中心,我們知道「守謙」落成了,象徵本校第五波起飛了;看著內心著實感動,這是集結淡江人力量興建而成,團結「共生」的新里程。

有鑑於「守謙國際會議中心」的興建宗旨,鼓勵在此舉辦大型國際學術研討會,進而持續激發研究能量,抑或開設國際大師講座課程,藉此激盪學生學習新思維;而在第五波元年的此時,高等教育正面臨少子化衝擊,惟有深化教學發展特色,並且鏈結產業資源,增進實習實務經驗,以利銜接未來就業發展,同時善加利用姊妹校資源,簽訂雙聯學位,接軌國際,培養學生跨文化及可移動性之多元應變能力;另持續營造淡江世界村,穩健向外開拓境外生源,內外相長,俾能永續成長。

NO.1044 | 更新時間: 2018/05/01 | 點閱: 772 | 下載:

  • 版權所有:淡江時報與媒體中心
  • 電話:02-26250584
  • 傳真:02-26214169
  • 建議使用 Chrome 瀏覽器
  • 個資相關問題請洽受理窗口,分機2799
  • 管理者:潘劭愷 / 建置單位:淡江大學資訊處
  • 更新日期:2025/1/3 下午 06:08:21
  • 線上人數: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