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創辦人在多年前就一直叮囑著提升淡江讀書風氣的重要,校長更在日前針對學校讀書風氣的問題,提出一份研究調查報告,並希望能具體而行的強化淡江的讀書風氣。學校在多年前就體認到大環境的改變而正視提升學術品質,但是,學生花費在讀書上的時間卻遠不如前,所以特別責成學術副校長成立提振讀書風氣小組,並提出了一連串的做法。
要改善讀書風氣,要先體認到讀書的重要性,不可諱言的淡江學生擁有先天的敏捷與才性,所以校園學生的次文化活潑而多變化,然而在讀書所下的功夫上,尚有很寬廣的改善空間。雖然,大學生的生活當然需要多樣而豐富,但我們不可忘記求學才是進入大學就讀的核心目標,若是在大學裡擁有風光的社團紀錄;或是打工賺了相當的收入,但成績卻是一落千丈,甚至影響畢業的時程,那麼,縱有輝煌的社團活動與打工經驗都將缺乏實質的意義。讀書風氣的強化,首要之務就在同學們對讀書的重要性有所體認,才會自動自發,身體力行,不再只是表面上應付功課而已。
我們固然不以性惡觀點來看待學生的求學,不過,學生在求學的過程中的不穩定性和不成熟性須要老師的引導與教誨。從教育的觀點看:身為人師若不能適當的引導並開發學生讀書的潛力和毅力,那將是一位失敗的老師。大學教師和中等教師最大的不同在於身兼研究與教學的使命,但是目前對大學教師的管考偏重在研究一項,比較忽略教學的成果,所以部份大學教師並不在意教學的意義,相對地,也使得大學生忽視了讀書的重要性。因此,我們認為要改善淡江的讀書風氣,老師也該負有極大的責任。教師的好壞不祇是否考期中考而已,老師們也應該謹慎而嚴格的面對自己的教學過程。或許有人認為嚴格的老師反而在教學評鑒上得不到學生的認同,甚至會遭到所謂的報復評鑑,所以勉強討好學生只求快樂平安,但是這樣的教學心態如何讓想認真求學的學生得到應有的回饋?我們曾說教師是大學改革與進步的原動力,事實上,教師也是改善淡江謮書風氣成敗的關鍵。試問:若老師以萬年教材教學、以不負責任的態度面對課程內容,那麼,再多的形式上的規範都能巧妙的敷衍,再多的考試也都可以矇人耳目,如何讓學生有讀書的欲望和動力呢?
大學讀書風氣的不振是時代性、全國性的問題,淡江有勇氣提出來面對,是很難得的。我們衷心的期盼學校在更積極的訂定規章,以鼓勵、保障認真教學的老師,使老師能以更積極的態度和學生形成讀書的團隊。學生就是學生,而不只是顧客,老師是教育工作者,而不是單純的服務顧客的員工,所以老師在課後應當花更多的心力在學生身上,學生也應當更尊重老師的專業,以探求知識寶藏的心態接受教誨。輔以學校縝密的行政體系支援,必能讓淡江的校園充滿琅琅書聲。
NO.516
| 更新時間: 2010/09/27
| 點閱: 2079
|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