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劉昱余淡水校園報導】為因應少子化衝擊,教育部擬開放陸生與東南亞學生來臺就讀,校長張家宜於日前指示本校應積極準備英語授課環境,通盤檢討現行英語授課制度,由學術副校長虞國興成立專案小組,教務長葛煥昭擔任執行秘書,並於20日行政會議中報告英語授課方案之相關內容。
虞國興表示,本校擬自101學年度起,除中文系、國企系、外語學院各學系,蘭陽校園4系外,其餘各系所每學年需有2門採英語授課課程。此處所指英語授課的定義為上課、考試(教師命題、學生答題)、作業皆使用英語。目前本校大二、大三皆有1堂必修科目是採英語授課,顧及到若學生英語能力不足,恐將影響其專業基礎能力培養。因此,自下學年開始將取消此一規定,改採申請制。他強調,希望將課程改為學生自行選修,讓學生自主選擇適合自己的課程。另為體恤英語授課教師準備課程之費時,學校也擬定減授學分之配套措施,降低教師授課時數負擔,讓英語授課教師能更專注於課程內容品質之提升,採英語授課之教師每1學分得減授0.5小時,至多減授3小時;同時,每1門英語授課會搭配1名教學助理輔助教學。
虞國興進一步談到,為提高英語授課成效,暑假將派種子教師6至8名至國外學習,回國後辦理英語授課工作坊,分享交流學習心得,進而全面提升英語授課品質。期望在104學年達到每系所至少有4門課程採英語授課,各學院開設1個全英語授課學分學程的目標。虞國興說:「希望修習英語授課課程的學生,能同時達到真正提升英文能力,並增進專業知識的目標。」
NO.858
| 更新時間: 2012/04/30
| 點閱: 1658
|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