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陳凱勛報導】上月二十九、三十日歷史系舉辦的「兩岸台灣史研討會」,邀請兩岸學者於本校發表論文。由於兩岸史料、環境的不同,衝擊了兩岸學者的看法,擔任十三位大陸學者領隊的趙凌雲教授表示,台灣的研究較微觀,大陸較宏觀,各有所長,希望日後能互相交流學習。
大陸學者領隊中南財經政法大學副校長趙凌雲觀察,台灣研究多為微觀形式,例如本校歷史系副教授周宗賢的「淡水輕便鐵路考』、教授葉鴻灑的「淡水鎮對岸八里地區興衰始末考」等。而大陸學者多為宏觀形式,如中南財經政法大學台灣研究所副所長張春英的「海峽兩岸對南沙群島主權的維護」、東北師範大學政法學院教授田克勤「東北人民與台灣人民抗日鬥爭比較研究」等。兩岸相較,台灣重視田野調查,題目很多都和鄉鎮結合,大陸研究則多為兩岸關係史的題目,範圍較大,兩者各有優點,希望日後能互相交流學習。
兩岸的史料與認知不同為本會特別之處,歷史系系主任劉增泉在會中發表「陸軍第四十七軍與馬祖」的論文,文中以機密文件為材料,將對岸當時的軍隊以「匪軍」的字眼稱呼,引起現場大陸學者熱烈的討論,即使休息時間仍有人在洗手間談論。
籌辦人歷史系副教授周宗賢說,台灣史一直是本校歷史系的重點項目,由張創辦人首開台灣之風氣,指示開台灣史為專門獨立課程,系上擁有專長在此科目的四位老師,教師數國內只有台大可以相比,可以說是本校歷史系的特色,為慶祝台灣史研究室成立,星期五研討會後亦舉行慶祝音樂會,由林倫瑋弦樂四重奏演出,將根據台灣的歷史分三個階段演奏,並加上原住民的歌謠,將舊時旋律新編,兩岸學者咸讚許研討會後能安排這樣高水準的藝術活動,十分有新意。
NO.521
| 更新時間: 2010/09/27
| 點閱: 1280
|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