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美先進國家的大學生,在校園中彼此初識寒暄的幾句話中,總會問一句「你主修的是什麼?」在台灣的大學生會問「你唸哪一系?」這兩句問話,反映了歐美與我們大學教育體系不同的建構基礎。
我們引進歐美培植高等知識人才的教育系統已有百年,至今還是走得顛顛簸簸、跌跌撞撞。其原因在於我們一開始就沒有忠實的、嚴格的遵循歐美的理念與制度,在引進歐美制度時喜歡加料加湯,美其名為「融貫中西、兼容並蓄」,以自慰脆弱的,卑微的心靈,結果則是打造了一個四不像而漏洞百出的培育系統。
高等教育系統始於歐洲,歷經了八、九百年的演化與改進,才形成今日的模式。歐洲的高等教育系統有兩個重要的軌道,一個是以通才培育為主的大學教育,另一個是以技術培育為主的專門學校。大學教育講究的是博雅通識的比較寬廣的學術訓練,希望學生能在諸多領域中擇一較有興趣者做為主修專業,像是食用自助餐;專門學校則是以特定技藝的訓練為目標,在學習的過程中,摒除一些不是很必要的課程,期望學生能心無旁騖的精進其技藝,像是食用西餐。
在我們今天的高等教育體系中,大學辦得像專科,專科辦得像大學。大學的科系為了學生的就業與出路,畢業學分的要求達到一百四、五十個之多,學生們為了應付課業疲於奔命、形枯神恍,結果既不成博雅,也不專門;專科學校為了搶救學生來源,想方設法地升格為技術學院或科技大學,大量的聘用高學位師資,而忽視了擁有技術專業的人才,因此受教的學生,學問既談不上博雅,技藝也不專精。
我們的學校在這個扭曲的、變形的教育體系中,能夠伸展自如的空間並不很大,但是我們仍願意朝比較符合歐美教育理念與體制的方向戮力調整,因此我們在理學院開辦了延後分流的學士班。第一年招收六十名學生,每一個學生讀過大一之後,都可以無條件地選擇理學院的任一科系的二年級就讀。我們調整了理學院的大一基礎課程,如微積分、普通物理與普通化學等,不分科系,都安排在同一個時間上課,同一個時間考試,試題內容至少有百分之五十的題目相同,所授予的學分數也相同。
現在我們正持續地去減少理學院各科系的必修學分,以擴展學生們自由汲取養分的空間。這樣的措施也許可以稍微減少這個扭曲的教育體系對學生的傷害,希望因而對學生們有所助益。
NO.733
| 更新時間: 2010/09/27
| 點閱: 1546
|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