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越兩岸經貿互動的傳統思維
過去近二十年,兩岸經貿互動的機制因台資投入及產業分工形成而共享其利。資金、技術、管理、國際經貿經驗等相對優勢是以往台資企業在大陸經營的有利條件。然而,全球化的加速不僅使中國成為世界工廠,亦以產業群聚(industrial cluster)、區域整合(regional in-tegration)擴大其國際經濟及國際政治影響力。
因此,面對大陸市場持續開放、全球競爭加劇的經濟環境,除了評估台灣的「絕對優勢」之外,更應積極觀察區域集團化競爭的趨勢,以及整合國家政經發展策略。若以開創台灣未來發展的推力(push)、拉力(pull )與重力(weight)來分析省思,不難發現影響台灣政經發展的種種因素,將是:
推力(push)──政局穩定、持續民主化、掌握全球化發展的脈絡、知識化。拉力(pull)──政黨惡鬥的內耗、兩岸關係惡化、產業轉型受挫、被拒於區域整合門外等,都可能迫使台灣陷入困境。重力(weight)?猁?猁僵化的兩岸思維、歷史結構因素、全球的大陸迷思等非理性變因,都是決策過程中的沉重壓力。
此外,對中國未來發展的觀察,應著重在其內部金融體系不健全、區域發展不平衡、農村工業化、農村就業等問題,將影響中國穩定的政經發展,並進而改變中國對台態度。
NO.576
| 更新時間: 2010/09/27
| 點閱: 1207
|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