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構未來優質社會
在全球化(globalization)下的一個主要負面結果,可能是伴隨著國家疆界的泯滅,所造成國家文化逐漸流失的危機。取而代之的是一種夾帶經濟優勢的強勢文化的攻城掠地。這種急速地規格統一的結果,帶來正負兩面的評價。在Futurist的報告中指出,全球人類在所得增加後的今日,並未活得更加快意。邇近,台灣媒體也公布青少年痛苦指數逐漸攀昇的報告,引發吾人對探究未來優質社會圖像的思考。
未來優質社會應是將全球化所引發的整體變化納入思考的範疇。未來學者Walter Kistler(2003)在Reflections on Life中提出:個體生命應求快意與苦痛的平衡(the balance of pleasure and pain);而對於優質社會,Kistler歸納六項特質(1)intelligence(卓越追尋),(2)integrity(誠正廉潔),(3)drive(實踐的驅策力),(4)inhibition(內在道德約制與外在法律限制),(5)broad, general educa-tion(廣博的教育),(6)a sense of humor(幽默感)。
吾人以為更重要的是──如何回歸以人本的人性關懷的價值觀(belief in humanity)以尊重生命,將是建構未來優質社會的基石。
NO.596
| 更新時間: 2010/09/27
| 點閱: 1975
| 下載: